×.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6分)Ⅰ。下面表示胰腺细胞合成胰蛋白酶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     ,图中决定②的密码子是       
(2)在胰腺细胞中,与胰蛋白酶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                        
Ⅱ。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每万人中的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有甲病、无乙病
有乙病、无甲病
有甲病、有乙病
无甲病、无乙病
男性
279
250
6
4465
女性
281
16
2
4701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主要理由是                                            
(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扩大调查范围,多取样本;针
对有患者的家庭调查;绘制家庭系谱图来判定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下图是该小组的
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
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III10的基因型             ,如果IV11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
几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16分)Ⅰ。下面表示胰腺细胞合成胰蛋白酶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      ,图中决定②的密码子是        

(2)在胰腺细胞中,与胰蛋白酶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                         

Ⅱ。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每万人中的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有甲病、无乙病

有乙病、无甲病

有甲病、有乙病

无甲病、无乙病

男性

279

250

6

4465

女性

281

16

2

4701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主要理由是                                             

 (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扩大调查范围,多取样本;针

对有患者的家庭调查;绘制家庭系谱图来判定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下图是该小组的

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

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III10的基因型              ,如果IV11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

几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夏初。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下图。据图回答:

⑴ 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后,以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在细胞内,磷元素通过参与反应(写反应式),保持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
⑵ 分析发现,P1、P2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  的结果。
⑶ 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P1采样点低,下列有关其原因分析,不可能的是(单选)。

A.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B.水体溶解氧较高
C.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较多D.水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
⑷ 请用箭头补充完成该河口生物群落中氮元素的流向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夏初。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右图。据图回答:

⑴ 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后,以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在细胞内,磷元素通过参与反应(写反应式),保持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
⑵ 分析发现,P1、P2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 的结果。
⑶ 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P1采样点低,下列有关其原因分析,不可能的是(单选)。

A.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B.水体溶解氧较高
C.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较多D.水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
⑷ 请用箭头补充完成该河口生物群落中氮元素的流向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夏初。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下图。据图回答:

⑴ 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后,以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在细胞内,磷元素通过参与反应(写反应式),保持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
⑵ 分析发现,P1、P2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 的结果。
⑶ 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P1采样点低,下列有关其原因分析,不可能的是(单选)。

A.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B.水体溶解氧较高
C.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较多D.水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
⑷ 请用箭头补充完成该河口生物群落中氮元素的流向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