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变化 电容器和电源连接如图.改变板间距离.改变正对面积或改变板间电解质材料.都会改变其电容.从而可能引起电容器两板间电场的变化.这里一定要分清两种常见的变化: ⑴电键K保持闭合.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恒定.这种情况下带 ⑵充电后断开K.保持电容器带电量Q恒定.这种情况下 例11. 如图所示.在平行板电容器正中有一个带电微粒.K闭合时.该微粒恰好能保持静止.在①保持K闭合,②充电后将K断开,两种情况下.各用什么方法能使该带电微粒向上运动打到上极板? A.上移上极板M B.上移下极板N C.左移上极板M D.把下极板N接地 解:由上面的分析可知①选B.②选C. 例12. 计算机键盘上的每一个按键下面都有一个电容传感器.电容的计算公式是.其中常量ε=9.0×10-12Fžm-1.S表示两金属片的正对面积.d表示两金属片间的距离.当某一键被按下时.d发生改变.引起电容器的电容发生改变.从而给电子线路发出相应的信号.已知两金属片的正对面积为50mm2.键未被按下时.两金属片间的距离为0.60mm.只要电容变化达0.25pF.电子线路就能发出相应的信号.那么为使按键得到反应.至少需要按下多大距离? 解:先求得未按下时的电容C1=0.75pF.再由得和C2=1.00pF.得Δd=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7分)I.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

 

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实线)。图中数据a(1,6)表示:在1 min时H2的物质的量是6 mol。

(1)a点正反应速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其化学平衡常数K=            

(2)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O~1 min    B.1~3 min    C.3~8 min    D.8~11 min

(3)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                ,曲线Ⅱ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                  ,体积不变再充入3molCO2和4 mol H2,H2O(g)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Ⅱ.某实验小组欲探究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现有1mol/L的KI溶液、0.1mol/L的H2S04溶液、淀粉溶液,则实验时这几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为:KI溶液、                                    

反应的方程式为                             

Ⅲ. 粗镍样品中含Fe、Zn、Ag、Cu等四种金属杂质,为获得高纯度的镍,某兴趣小组同学拟用铅蓄电池为电源,粗镍及石墨为电极,电解硝酸镍溶液对粗镍进行提纯。

(1)电解结束后,在阳极附近的沉淀物中,主要的金属单质为               (填化学式)。

(2) 若按上图所示连接对铅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一段时间后。则在A电极上生成               (填化学式)。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充电完毕。铅蓄电池的正极是             极(填“A”或“B”)。

(3)如用甲烷燃料电池为电源,在25℃、101 kPa时,若CH4在氧气中直接燃烧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401 kJ,而l 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5 kJ,则CH4的燃烧热为                    (取整数)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