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cm , mm . 12(1) .(2) . 13 m/s, , m/s2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B、C、D、E、F、G.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0.10s,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50cm,BC=3.90 cm,CD=6.20 cm,DE=8.60 cm,EF=11.00 cm,FG=13.50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      m/s2,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 C =     m/s.(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B、C、D、E、F、G.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 0.10s,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50cm,BC="3.90" cm,CD="6.20" cm,DE="8.60" cm,EF="11.00" cm,FG=13.50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    m/s2,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 C =     m/s.(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B、C、D、E、F、G.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 0.10s,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50cm,BC=3.90 cm,CD=6.20 cm,DE=8.60 cm,EF=11.00 cm,FG=13.50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      m/s2,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 C =     m/s.(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B、C、D、E、F、G.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 0.10s,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50cm,BC=3.90 cm,CD=6.20 cm,DE=8.60 cm,EF=11.00 cm,FG=13.50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      m/s2,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 C =     m/s.(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或不正确的是(     )

A. 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       

在绳的拉力作用下能匀速滑动。

B. 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 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D. 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题文】如图所示是某一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B、C、D、E、F、G.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 0.10s,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50cm,BC=3.88 cm,CD=6.26 cm,DE=8.67 cm,EF=11.08 cm,FG=13.49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      m/s2,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 C =     m/s.(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

(3)【题文】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F/N

0.20

0.30

0.40

0.50

0.60

a/ m/s2

0.30

0.40

0.48

0.60

0.72

①.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图象

②.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图线的斜率的倒数的物理含义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