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方法一:在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加入醋酸铵固体.振荡溶液.溶液颜色明显变浅.C(H+)变小.是由于加入的CH3COO-使平衡向左移动.由此说明醋酸溶液存在醋酸的电离平衡.方法二: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用pH试纸测其溶液的pH.然后再用蒸馏水将溶液稀释100倍.再测定溶液的pH.若稀释前后溶液的pH改变小于2.说明存在上述的电离平衡. 讲析:CH3COOH是弱电解质.溶于水后部分电离.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如条件改变.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都会发生改变.再实验中.可通过验证氢离子的浓度的改变来证明醋酸再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由于题目没有给定试剂和限定方法.故思考的空间比较大.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50.56 g氯化钾

B.用50 mL量筒量取5.0 mL稀H2SO4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8.5 mL 1 mol·L-1的NaOH溶液

D.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0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

E.欲在烧杯中加热配制50 mL某溶液,应选用的烧杯规格是250 mL

F.用50 mL酸式滴定管量取25 mL稀盐酸的操作是:将盐酸加入酸式滴定管使其凹液面正好与25 mL刻度相切,将溶液全部放入烧杯,可准确量取25 mL稀盐酸

G.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操作是:先取一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中部,观察颜色的改变并在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确定溶液的pH

(2)请选用下列试剂:酚酞、石蕊、稀氨水、氯化铵溶液、浓盐酸、熟石灰粉末、醋酸铵晶体和蒸馏水,设计实验证明NH3·H2O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请简述实验方法及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⑴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量50.56 g氯化钾

B. 50 mL量筒取5.0 mLH2SO4

C.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8.5 mL 1 mol•L-1NaOH溶液

D. 250 mL容量瓶配制200 mL 0.1 mol•L-1Na2CO3溶液

E. 欲在烧杯中加热配制50 mL某溶液,应选用的烧杯规格是250 mL

F. 50 mL酸式滴定管量取25 mL稀盐酸的操作是:将盐酸加入酸式滴定管使其凹液面正好与25 mL刻度相切,将溶液全部放入烧杯,可准确量取25 mL稀盐酸

G.. 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操作是,先取一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中部,观察颜色的改变并在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确定溶液的pH

⑵请选用下列试剂:酚酞、石蕊、稀氨水、氯化铵溶液、浓盐酸、熟石灰粉末、醋酸铵晶体和蒸馏水,设计实验证明NH3•H2O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请简述实验方法及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⑴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量50.56 g氯化钾

B. 50 mL量筒取5.0 mLH2SO4

C.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8.5 mL 1 mol•L-1NaOH溶液

D. 250 mL容量瓶配制200 mL 0.1 mol•L-1Na2CO3溶液

E. 欲在烧杯中加热配制50 mL某溶液,应选用的烧杯规格是250 mL

F. 50 mL酸式滴定管量取25 mL稀盐酸的操作是:将盐酸加入酸式滴定管使其凹液面正好与25 mL刻度相切,将溶液全部放入烧杯,可准确量取25 mL稀盐酸

G.. 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操作是,先取一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中部,观察颜色的改变并在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确定溶液的pH

⑵请选用下列试剂:酚酞、石蕊、稀氨水、氯化铵溶液、浓盐酸、熟石灰粉末、醋酸铵晶体和蒸馏水,设计实验证明NH3•H2O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请简述实验方法及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
溶液 pH=4的NH4Cl pH=4的盐酸 0.1mol?L-1的醋酸 0.1mol?L-1的NaOH
已知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稀常数Ka=1.8×10-5.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④的标准液滴定③宜选用
酚酞
酚酞
(填“石蕊”、“酚酞”或“四基橙”)作为指示剂.
(2)将②③④三种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pH变化最小的是
(用序号表示),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是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并跟标准比色卡对比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并跟标准比色卡对比

(3)在溶液①中加入少量镁粉,可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g+2NH4+=Mg2++2NH3↑+H2
Mg+2NH4+=Mg2++2NH3↑+H2

(4)取适量溶液③滴定20mL溶液④,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a点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c(Na+)>c(OH-)>c(CH3COO-)>c(H+
c(Na+)>c(OH-)>c(CH3COO-)>c(H+
.若b点时消耗③的体积为V mL,则V
(填“>”、“<”或“=”)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I.(1)指出下列实验用品或仪器(已经洗涤干净)使用时的第一步操作:
①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性质)
用蒸馏水润湿
用蒸馏水润湿

②容量瓶
检验是否漏水
检验是否漏水

③托盘天平
游码归零,调节天平平衡
游码归零,调节天平平衡

(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BCD
(填代号).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B.点燃可燃性气体(如CH4、H2、CO等)时,都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C.碱液流到桌子上,先用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D.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II.实验室利用SO2和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少量NaHSO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2)反应结束后发现烧瓶中还有少量的铜片剩余,有人认为还有一定的硫酸剩余,原因是
随着反应进行,硫酸越来越稀,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有硫酸剩余
随着反应进行,硫酸越来越稀,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有硫酸剩余
,在不增加硫酸的情况下,要使剩余铜片溶解,可再加入
NaNO3、Fe2O3
NaNO3、Fe2O3
固体(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3)装置B的作用是
安全瓶(防止倒吸)
安全瓶(防止倒吸)
,装置D的作用是
吸收多余的SO2
吸收多余的SO2

(4)证明C装置中NaOH溶液全部转化为NaHSO3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把品红溶液滴入C装置反应后的溶液中,若品红溶液褪色,证明NaOH溶液全部转化为NaHSO3
把品红溶液滴入C装置反应后的溶液中,若品红溶液褪色,证明NaOH溶液全部转化为NaH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