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求的数学期望.(要求写出计算过程或说明道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预赛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记录如下:
甲:82  81  79   78  95  88  93  84
乙:92  95  80   75  83  80  90  85
(Ⅰ)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并写出乙组数据的中位数;
(Ⅱ)经过计算知甲、乙两人预赛的平均成绩分别为
.
x
=85
.
x
=85
,甲的方差为 s2=35.5;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Ⅲ)若将预赛成绩中的频率视为概率,对甲同学今后3次的数学竞赛成绩进行预测,记这3次成绩中高于80分的次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预赛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记录如下:
甲:82  81  79   78  95  88  93  84
乙:92  95  80   75  83  80  90  85
(Ⅰ)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并写出乙组数据的中位数;
(Ⅱ)经过计算知甲、乙两人预赛的平均成绩分别为,甲的方差为 s2=35.5;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Ⅲ)若将预赛成绩中的频率视为概率,对甲同学今后3次的数学竞赛成绩进行预测,记这3次成绩中高于80分的次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预赛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记录如下:
甲:82  81  79   78  95  88  93  84
乙:92  95  80   75  83  80  90  85
(Ⅰ)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并写出乙组数据的中位数;
(Ⅱ)经过计算知甲、乙两人预赛的平均成绩分别为,甲的方差为 s2=35.5;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Ⅲ)若将预赛成绩中的频率视为概率,对甲同学今后3次的数学竞赛成绩进行预测,记这3次成绩中高于80分的次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预赛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记录如下:
甲:82  81  79   78  95  88  93  84
乙:92  95  80   75  83  80  90  85
(Ⅰ)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并写出乙组数据的中位数;
(Ⅱ)经过计算知甲、乙两人预赛的平均成绩分别为,甲的方差为 s2=35.5;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Ⅲ)若将预赛成绩中的频率视为概率,对甲同学今后3次的数学竞赛成绩进行预测,记这3次成绩中高于80分的次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小题满分12分)

2012年3月2日,国家环保部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规定:居民区中的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不得超过35微克/立方米,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不得超过75微克/立方米. 某城市环保部门随机抽取了一居民区去年40天的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的监测数据,数据统计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频数(天)

频率

第一组

(0,15]

4

0.1

第二组

(15,30]

12

0.3

第三组

(30,45]

8

0.2

第四组

(45,60]

8

0.2

第三组

(60,75]

4

0.1

第四组

(75,90)

4

0.1

(1)写出该样本的众数和中位数(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2)求该样本的平均数,并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从PM2.5的年平均浓度考虑,判断该居民区的环境是否需要改进?说明理由;

(3)将频率视为概率,对于去年的某2天,记这2天中该居民区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1―6、AABCCD   7―12、DBBDCA

13、(lg2,+∞)   14、0, 15、-1

16、(文)-10,(理)(2-i)/3

19.解:(1)∵A1B1C1-ABC为直三棱住  ∴CC1⊥底面ABC  ∴CC1⊥BC

    ∵AC⊥CB   ∴BC⊥平面A1C1CA………………2分

    ∴BC长度即为B点到平面A1C1CA的距离

    ∵BC=2  ∴点B到平面A1C1CA的距离为2……………………4分

(2)分别延长AC,A1D交于G. 过C作CM⊥A1G 于M,连结BM

    ∵BC⊥平面ACC­1A1   ∴CM为BM在平面A1C1CA的内射影

    ∴BM⊥A1G    ∴∠CMB为二面角B―A1D―A的平面角  ……………………6分

    平面A1C1CA中,C1C=CA=2,D为C1C的中点

    ∴CG=2,DC=1 在直角三角形CDG中,       ……9分

    即二面角B―A1D―A的大小为                   ………………10分

   

(1)同解法一……………………4分

(2)∵A1B1C1―ABC为直三棱住   C1C=CB=CA=2

AC⊥CB  D、E分别为C1C、B1C1的中点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得

C(0,0,0) B(2,0,0)  A(0,2,0)

C1(0,0,2)  B1(2,0,2)  A­1(0,2,2)

D(0,0,1)  E(1,0,2)………………6分

  设平面A1BD的法向量为n

       …………8分

平面ACC1A1­的法向量为m=(1,0,0)  …………9分

即二面角B―A1D―A的大小为………………10分

20.(文) 解:将各项指标合格分别记作A1,A2,A3,A4,A5,则

(1)由于“至少有两项指标不合格”,与“至多1项指标不合格”对立,故这个电子

元件不能出厂的概率为  ………………6分

(2)直到五项指标全部检查完才能确定该元件是否出厂,表明前4项检验中恰有1项

检验不合格. 故直到五项指标全部检查完才能确定该元件是否出厂的概率为

……………………12分

(理)  解:(Ⅰ)

 

1

2

3

4

5

6

7

8

9

P

(Ⅱ)

21.解:(1)当k=0时,y=1与3x2-y2=1有二公共点;若k≠0,则x=(y-1)代入3x2-y2=1有(3-k2)y2-6y+3-k2=0,显然k2=3时,直线与双曲线渐近线平行,无二公共点,所以k2≠3.由y∈R,所以Δ=36-4(3-k2)2≥0,所以0<k2<6,且k2≠3.综合知k≠(-)且k≠±时,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二点,反之亦然.

(2)设A(x1,y1)、B(x2,y2),消去y,得(3-k2)x2-2kx-2=0的二根为x1、x2,所以x1+x2=,x1x2=,由(1)知y1y2=1,因为圆过原点,以AB为直径,所以x1x2+y1y2=0,所以k2=1,即k=±1为所求的值.

22.解:(1)  ………………2分

    由已知条件得:    ………………4分

       (2)………………5分

    ………………6分

    令    ………………7分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当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2)…………8分

    综上:当m>0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当时,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2)………………9分

   (3)由(1)得: 

    …………10分

    令………………11分

   

    即:……………………14分

 

 

 

 

 

 

 

 

 

 

 

 

 

 

 

 

 

 

 

 

 

 

 

 

 

 

 

 

 

 

 

 

 

 

 

 

 

 

 

 

 

 

 

 

 

 

 

 

 

 

 

 

 

 

 

 

 

 

 

 

 

 

 

 

 

 

 

 

 

 

 

 

 

 

 

 

 

 

 

 

 

 

 

 

 

 

 

 

 

 

 

 

 

 

数学2参考答案(2007年10月17日

1―6、AABCCD   7―12、DBBDCA

13、(lg2,+∞)   14、0, 15、-1

16、(文)-10,(理)(2-i)/3

19.解:(1)∵A1B1C1-ABC为直三棱住  ∴CC1⊥底面ABC  ∴CC1⊥BC

    ∵AC⊥CB   ∴BC⊥平面A1C1CA………………2分

    ∴BC长度即为B点到平面A1C1CA的距离

    ∵BC=2  ∴点B到平面A1C1CA的距离为2……………………4分

(2)分别延长AC,A1D交于G. 过C作CM⊥A1G 于M,连结BM

    ∵BC⊥平面ACC­1A1   ∴CM为BM在平面A1C1CA的内射影

    ∴BM⊥A1G    ∴∠CMB为二面角B―A1D―A的平面角  ……………………6分

    平面A1C1CA中,C1C=CA=2,D为C1C的中点

    ∴CG=2,DC=1 在直角三角形CDG中,       ……9分

    即二面角B―A1D―A的大小为                   ………………10分

   

(1)同解法一……………………4分

(2)∵A1B1C1―ABC为直三棱住   C1C=CB=CA=2

AC⊥CB  D、E分别为C1C、B1C1的中点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得

C(0,0,0) B(2,0,0)  A(0,2,0)

C1(0,0,2)  B1(2,0,2)  A­1(0,2,2)

D(0,0,1)  E(1,0,2)………………6分

  设平面A1BD的法向量为n

       …………8分

平面ACC1A1­的法向量为m=(1,0,0)  …………9分

即二面角B―A1D―A的大小为………………10分

20.(文) 解:将各项指标合格分别记作A1,A2,A3,A4,A5,则

(1)由于“至少有两项指标不合格”,与“至多1项指标不合格”对立,故这个电子

元件不能出厂的概率为  ………………6分

(2)直到五项指标全部检查完才能确定该元件是否出厂,表明前4项检验中恰有1项

检验不合格. 故直到五项指标全部检查完才能确定该元件是否出厂的概率为

……………………12分

(理)  解:(Ⅰ)

1

2

3

4

5

6

7

8

9

P

(Ⅱ)

21.解:(1)当k=0时,y=1与3x2-y2=1有二公共点;若k≠0,则x=(y-1)代入3x2-y2=1有(3-k2)y2-6y+3-k2=0,显然k2=3时,直线与双曲线渐近线平行,无二公共点,所以k2≠3.由y∈R,所以Δ=36-4(3-k2)2≥0,所以0<k2<6,且k2≠3.综合知k≠(-)且k≠±时,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二点,反之亦然.

(2)设A(x1,y1)、B(x2,y2),消去y,得(3-k2)x2-2kx-2=0的二根为x1、x2,所以x1+x2=,x1x2=,由(1)知y1y2=1,因为圆过原点,以AB为直径,所以x1x2+y1y2=0,所以k2=1,即k=±1为所求的值.

22.解:(1)  ………………2分

    由已知条件得:    ………………4分

       (2)………………5分

    ………………6分

    令    ………………7分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当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2)…………8分

    综上:当m>0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当时,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2)………………9分

   (3)由(1)得: 

    …………10分

    令………………11分

   

    即:……………………14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