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mol与足量的碘单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提纯金属钨的反应原理为W(s)I2(g)WI2(g) (I)。该反应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若K,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I2(g)和足量W(s),反应达到平衡时I2(g)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②反应(I)的△H____0(填“>”或“<”),上述反应体系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③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aI2WI2的浓度相等

bW的质量不再变化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金属钨消耗的物质的量与碘化钨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

225时,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1.0×1012mol/L,则该温度下H2SO3HSO3H的电离常数Ka____mol/L,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用Na2SO3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 n ( HSO3)

91:9

1:1

1:91

pH(25)

8.2

7.2

6.2

 

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提纯金属钨的反应原理为W(s)+I2(g)WI2(g) (I)。该反应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若K=,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I2(g)和足量W(s),反应达到平衡时I2(g)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②反应(I)的△H____0(填“>”或“<”),上述反应体系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③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a.I2与WI2的浓度相等
b.W的质量不再变化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金属钨消耗的物质的量与碘化钨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
(2)25℃时,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1.0×10-12mol/L,则该温度下H2SO3HSO3+H的电离常数Ka=____mol/L,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用Na2SO3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 n ( HSO3)
91:9
1:1
1:91
pH(25℃)
8.2
7.2
6.2
 
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提纯金属钨的反应原理为W(s)+I2(g)WI2(g) (I)。该反应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若K=,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I2(g)和足量W(s),反应达到平衡时I2(g)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②反应(I)的△H____0(填“>”或“<”),上述反应体系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③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a.I2与WI2的浓度相等
b.W的质量不再变化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金属钨消耗的物质的量与碘化钨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
(2)25℃时,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1.0×10-12mol/L,则该温度下H2SO3HSO3+H的电离常数Ka=____mol/L,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用Na2SO3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 n ( HSO3)
91:9
1:1
1:91
pH(25℃)
8.2
7.2
6.2
 
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X、Y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和Y同主族,Y和W的气态氢化物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一般情况下X的单质只有氧化性.

(1)写出实验室制取W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YX2和W2的性质.

①分别通入YX2和W2,在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________;若装置D中装的是铁粉,当通入W2时D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若装置D中装的是五氧化二钒,当通入YX2时,打开K通入适量X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若装置B中装有5.0 mL 1.0×10-3 mol/L的碘水,当通入足量W2完全反应后,转移了5.0×10-5 mol电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某同学将足量的YX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向该试管中加入过量(填字母)________,可以看到白色沉淀生成.

A.氨水

B.稀盐酸

C.稀硝酸

D.氯化钙

(4)若由元素Y和X组成-2价酸根Z,Z中Y和X的质量比为Y∶X=4∶3,当W2与含Z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有浅黄色沉淀产生,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W2与Z的溶液完全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目前使用碘酸钾作为食用盐中碘强化剂.并规定,食用盐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mg/kg~30mg/kg.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
______KIO3+______KI+______H2SO4=______K2SO4+______I2+______H2O
(2)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20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______.
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______mg/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