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1.空气,2.某溶液,3.纯碱,4.稀,6.碱石灰.其实验步骤是: a.按上图所示仪器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可用g?cm-3表示)都是重要的空气质量指标.在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不得超过0.02mg?L-1
(1)为测定某地方的空气中SO2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精英家教网
注:气体流速管是用来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气体的体积的装置
①应用上述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除测定气体流速(单位:cm3?min-1)外,还需要测定
 

②已知:碘单质微溶于水,KI可以增大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请你协助甲同学完成100mL 5×10-4mol?L-1碘溶液的配制:
第一步:准确称取1.27g碘单质加入烧杯中,
 

第二步:
 

第三步:从第二步所得溶液中,取出10.00mL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
(2)乙同学拟用如图1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准确移取50mL 5×10-4 mol?L-1的碘溶液,注入如图所示广口瓶中,加2~3滴淀粉指示剂,此时溶液呈蓝色.在指定的测定地点抽气,每次抽气100mL,直到溶液的蓝色全部褪尽为止,记录抽气次数(n).
①假设乙同学的测量是准确的,乙同学抽气的次数至少为
 
次,方可说明该地空气中的SO2含量符合排放标准.
②如果乙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溶液配制、称量或量取及各种读数均无错误)提出两种合理假设:
 
 

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需要抽气的次数太多,操作麻烦.与乙讨论后,决定将抽气次数降到100次以下,请你设计合理的改进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可用g?cm-3表示)都是重要的空气质量指标.在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不得超过0.02mg?L-1
(1)为测定某地方的空气中SO2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注:气体流速管是用来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气体的体积的装置
①应用上述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除测定气体流速(单位:cm3?min-1)外,还需要测定______.
②已知:碘单质微溶于水,KI可以增大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请你协助甲同学完成100mL5×10-4mol?L-1碘溶液的配制:
第一步:准确称取1.27g碘单质加入烧杯中,______.
第二步:______.
第三步:从第二步所得溶液中,取出10.00mL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
(2)乙同学拟用如图1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准确移取50mL5×10-4mol?L-1的碘溶液,注入如图所示广口瓶中,加2~3滴淀粉指示剂,此时溶液呈蓝色.在指定的测定地点抽气,每次抽气100mL,直到溶液的蓝色全部褪尽为止,记录抽气次数(n).
①假设乙同学的测量是准确的,乙同学抽气的次数至少为______次,方可说明该地空气中的SO2含量符合排放标准.
②如果乙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溶液配制、称量或量取及各种读数均无错误)提出两种合理假设: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需要抽气的次数太多,操作麻烦.与乙讨论后,决定将抽气次数降到100次以下,请你设计合理的改进方案: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A、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后,设计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氮是否发生反应”.他们分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的性质,从理论上分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都有氧化性.
①提出假设:
假设Ⅰ:若过氧化钠氧化二氧化氮(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则发生反应:
Na2O2+2NO2═2NaNO3
Na2O2+2NO2═2NaNO3

假设Ⅱ:若二氧化氮氧化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一种盐和一种气体单质),则发生反应:
Na2O2+2NO2═2NaNO2+O2
Na2O2+2NO2═2NaNO2+O2

②查阅资料:a.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2NaNO2+2HCl═2NaCl+H2O+NO2↑+NO↑;
b.检验NO
 
-
3
的原理:Cu+2NO
 
-
3
+4H+
  △  
.
 
Cu2++2NO2↑+2H2O.
③设计实验:
a.在一瓶集气瓶里充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用药匙放进一勺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粉末,盖上毛玻璃片用力振荡,用手摸瓶壁感觉发烫,红棕色迅速消失了;
b.反应完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不复燃;
c.向反应后的残余物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
d.将瓶内固体充分溶解,浓缩,再加入浓硫酸和铜粉共热,可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溶液呈蓝色.
④实验结论:假设
假设Ⅰ
假设Ⅰ
(填“Ⅰ”或“Ⅱ”)正确.
B、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 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 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 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U型管中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U型管中

(2)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
偏高
偏高
(填高、偏低或不变);
(3)步骤⑤的目的是
把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导入U型管中
把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导入U型管中

(4)步骤⑦的目的是
判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
判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

(5)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106(d-b)
44a
×100%
106(d-b)
44a
×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学生用图示装置制取溴苯和溴乙烷.已知C2H5OH+HBr 一定条件 C2H5Br+H2O.溴乙烷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沸点38.4℃、熔点-119℃,密度为1.46g.cm-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苯和液溴;②向锥形瓶中加入乙醇至恰好没于进气导管口;③将A装置中纯铁丝小心向下插入液体中;④点燃B装置中酒精灯,用小火缓缓对锥形瓶加热10min.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之前还应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检查气密性
检查气密性

(2)装置A中纯铁丝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催化作用
,导管a的作用是
导气、冷凝回流
导气、冷凝回流

(3)C装置中U型管内用蒸馏水封住管底的作用是
溶解吸收HBr,防止HBr及产物逸出
溶解吸收HBr,防止HBr及产物逸出

(4)反应完毕后,U型管内的现象是
液体分层,上层为水层,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
液体分层,上层为水层,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
;分离出溴乙烷时所用主要仪器名称是(只填一种)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5)步骤④中可否用大火加热
不能
不能
,理由是
易发生副反应生成乙醚、乙烯等
易发生副反应生成乙醚、乙烯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下图中,A为气体非金属单质,N、P是金属单质;N可以在中燃烧,P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E、Z为无色氢化物。其中B、E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Z为液体;C是由三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F、为白色沉淀,其中F不溶于稀硝酸;反应②在E的浓溶液中进行,反应⑦在E的稀溶液中进行,反应②、⑦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图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按要求回答:(1)写出D的结构式               ,F的化学式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4)由制取时反应的环境要求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