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答: (2)要配制浓度约为2 mol?L-1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A. 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250 mL烧杯中.用100 mL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 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C. 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 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L-1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 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答案]A.D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答:              

(2) 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1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代号)。

A.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 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1)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 ℃),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2)要配制浓度约为2 mol·L-1的NaOH溶液100 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代号)。

A.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250 mL烧杯中,用100 mL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C.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L1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 mL蒸馏水,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1)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2分)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OH。

①请你写出该有机物官能团的名称:                          

②验证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官能团常采用的方法是                     

产生的现象为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1)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2分)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OH。
①请你写出该有机物官能团的名称:                          
②验证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官能团常采用的方法是                     
产生的现象为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1)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2分)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OH。

①请你写出该有机物官能团的名称:                            

②验证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官能团常采用的方法是                     

产生的现象为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