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面两例在词语搭配上似乎都不合逻辑.但却极富表现力.请选另一内容.写一个同样表达效果的句子.(任选一例.形式.字数不限)① 兰圃的门锁了.却锁不住香味.② 司机流着泪跑回驾驶室.把车门狠狠地一摔.闸住了悲哀.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15分)

1.B(A项 “谰”应为“澜”,C项“辑”应为“缉”,D项“捺”应为“ nà”)

2.答案:C(勾画:勾勒描绘;用简短的文字描写。勾勒: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

②归咎:追究出现错误、问题的责任。归罪:追究罪过、过失应由谁负责。“归咎”语意比“归罪”轻,符合此处语境。 ③唆使:指使或挑动别人去做坏事。支使:命令人做事。)

3. D(A.不厌其烦:不嫌麻烦,应用“不胜其烦”。B.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C.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使人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句中说东突分子的罪恶行径,应用“骇人听闻”。D.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4. A(B.结构混乱,“围绕”与“以……为中心”杂糅;C.“推动”与 “成果”搭配不当,应去掉“成果”两字; D.指代不明)

5.B(B.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二(9分)

6.D(第一个“木乃伊”:这里指空泛的历史概念或名词。第二个“木乃伊”:指经历时间长河而保存下来的历史见证。第三个“木乃伊”:指只知道一些空泛的历史名称或事件名,而不知具体内容与史实的人。)

7.D(本项要认真看原文,原文举例的目的在于用梅汝?的事说明扎实具体的工作胜过一切空的口号,证据的支持才是重要的) 

8.D(无中生有)

三(12分)

9. C  讼: 责备,自责

10.  B.介词,都表凭借。 (A.①动词,参加; ②连词,和。 C.①连词,却,竟然;②副词,才。     D.①介词,替,给;②动词,做。)

11. B. ①是表现宋讷不愿做官。   ⑥是为皇帝出谋划策,表现宋讷有智谋

12. C.“但开始时对其为人,不了解不放心”说法错,其实皇帝派人观察画像及询问都是皇帝对他的爱护与关心。

四(24分)

13.① 十五年,被越级迁升为翰林学士,皇上命令他撰写《宣圣庙碑》,写得合乎圣意,赏赐的物品很丰厚。(超迁、称、赏赉各1分,句子通顺、句式正确1分,共4分)

②太学的助教金文?等人嫉妒宋讷,和吏部尚书余?暗地里设计陷害宋讷,下达文书令逼宋讷辞职。(疾、构、牒各1分,句子通顺1分,扣完3分为止,共3分)

③任命他的二儿子承袭父业担任国子监司业,告诫太学学生遵守宋讷的学规,违反的人罪当死。(官、复祖各1分,句子通顺1分,共3分)

14.①(共4分)在流水发出泠泠响声的河边,梅树的枝杈横在河桥旁的路上,梅花开得象雪花飞白一般,很象是一幅描绘江南景色的风景画。(2分)短短四句,将早春描绘得清光明媚,风流俊赏,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的咏梅图。(2分)

②(共4分)游春回来,春风吹过平原野外,一缕梅花的香味随着马飘散――跟着骑马的人。(1分)末三句抒发了词人郊游归来无限喜悦的心情,(1分)然而这心情又并非直抒胸臆,而是融情于叙事、寓怀于写景之中的,将抒情、叙事、写景达到了高度统一。(2分)

15.①申之以孝悌之义    暮霭沉沉楚天阔      ②鸡声茅店月        奈何取之尽锱铢   

③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④枯松倒挂倚绝壁    周公吐哺

(每句1分,错一字不得分,如果全做,取前3题,共6分)

五(12分)

16.(共4分)首先要有祝贺预订成功内容,要提醒预订者在预订时间前去参观,提醒文明参观,最后要有类似感谢使用本平台或如有疑问可至电某某号垂询的句子。

短信示例:

    祝贺您预订成功,请于某月某日到馆参观。文明安全游展馆,欢欣愉悦长知识。谢谢使用本平台。

17.(共4分)示例:① 宿舍的灯关了,却关不住自由的思想。

② 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拧开水龙头畅快地洗净生活的烦恼。

18.(共4分)参考答案:(一分钟“命题对话”其实就是一篇小文章)选材真实独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叙述完整质朴自然流畅;细节描述比较生动,能打动人心;立意健康向上;结尾既升华了主题,又巧妙点题。(大致要求:从切题、具体、独特和生动或者说从审题、立意、构思、语言特点等方面来答,一点1分,答对四点得4分。)

六、(一)(18分)

19.(共4分)①妈妈发现晶美真的偷了宝石,妈妈把宝石扔进了河里。(2分)

②妈妈对爸爸几十年如一日深埋在心中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爱。(2分)

20.(共4分)①自己的身世之谜。②妈妈扔了什么东西。③妈妈为什么要扔宝石。④妈妈为什么不将秘密告诉爸爸。(每点1分)

21.(共5分)小说先设置悬念,制造一个妈妈的秘密,然后丈夫动气,女儿追问,层层推进,而揭秘又必须回到过去的岁月。于是小说自然巧妙地用插叙的方法让时光倒流,回到青春的岁月,展开丰富复杂的感情纠葛。最后又出人意料地揭示出宝石的秘密。让读者在“欧?享利式”结尾中顿悟、体会、感受妈妈的秘密。这样,整个故事情节集中紧凑,让读者一气读完,便荡气回肠,感受到巨大的艺术冲击力。(划线部分答对三点,分析合理即得满分)

22.(共5分)妈妈是一位善良、宽容忍辱负重先人后己、具有爱心的东方女性形象。(每点1分,3分)

针对人物形象的特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2分)

(二)(18分)

19.(共4分)创造有震惊效果的美感;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建筑不可以赶时髦;古典和创新相结合;敢于选择,敢于放弃。(答对四点给满分)

20.(共4分)建筑师要正确面对别人对自己作品的争议与抨击,(2分)要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2分)

21.(共5分)这两件设计是最有争议的,但最终赢得了肯定。(1分)本文主要表现了贝聿铭创造令人震惊的美,(1分)作者选择这两件设计就是为了突出这一中心。(1分)围绕中心进行选材,体现了传记写作的特点。(2分)

22.(共5分)符合要求。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是小说《达芬奇密码》中的真实场景,作者选用小说中人物的评价,更形象。(言之成理即可)

不符合要求。人物传记的真实性是指叙事实事求是,感情真诚坦率。选用的小说中的人物评价是虚构的。(言之成理即可)

七.作文(60分)参照2007年山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基本等级

50分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发展等级10分

⑴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⑵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⑶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⑷ 材料丰富

⑸ 形象丰满

⑹ 意境深远

⑺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⑼ 文句有意蕴

⑽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⑾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⑿ 有个性特征

说明: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参考译文 

宋讷,字仲敏,滑人。父亲寿卿,是元代御史。宋讷性格老诚稳重,博学多闻。到正中年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盐山尹,结果他放弃官位回家。洪武二年,皇帝征召儒士十八人编纂《礼》、《乐》等书,宋讷也参加了。事情做完了,他没做官而是回家。过了一段时间,经由四辅官杜?推荐,担任国子监老师。因讲经出色而被求学者尊崇。十五年,被越级迁升为翰林学士,皇上命令他撰写《宣圣庙碑》,写得合乎圣意,赏赐的物品很丰厚。改任文渊阁大学士。他曾经因为天寒靠近炭火取暖,火舌燎到胁下衣袍,火烧到皮肤才觉查。皇帝写文章警告他。没多久,宋讷升为国子监祭酒。当时有功的大臣孩子都到国子监跟他学习,一年来学习的贡士达到了上千人。宋讷为了严格学规,整天端正姿态讲课从未虚度光阴,夜晚常住宿在学校里。洪武十八年,又开设进士科,考取进士四百七十人有余。其中三分之二是太学的学生。皇上第二次考这些人,又是这样。皇帝大为高兴。写词褒扬赞美宋讷,太学的助教金文?等人嫉妒宋讷,和吏部尚书余?暗地里设计陷害宋讷,下达文书令逼宋讷辞职。宋讷去皇帝面前辞职。皇帝大惊询问后,很生气。杀了余?、文?等人。像以前一样留住宋讷。宋讷曾经得病,皇帝说:“讷有长寿的命相,是不必担忧的。”不久,宋讷的病果真好了。皇帝派画工窥探宋讷。画下他的肖像,画上宋讷正襟危坐,面有怒色。第二天入朝见皇上,皇帝问:“昨天为什么发怒?”宋讷吃惊地回答说:“有个学生快跑跌倒,把茶器打碎了。我因教育失误而感到惭愧,所以很自责。只是陛下怎么知道的呢?”皇帝拿出图画。宋讷叩头谢罪。

宋讷的长子叫宋麟,考中进士,提升做御史官,出京城做望江主簿,皇帝惦念宋讷年老,召宋麟回来侍奉。洪武二十三年春,宋讷病很重,仍然住宿在太学。宋麟请他回自己家住,宋讷训斥他说:“这正赶上了丁祭(祭孔的大典),敢不敬吗?”祭祀完毕,把他抬回家,宋讷就死了,终年八十。皇帝悼念怜惜他,亲自写祭文悼念。又派官员到他家祭奠,替他置葬地。文官四品得到祭葬的人,从讷开始。正德年间,谥号文恪。

宋讷曾经应诏陈述边疆的事情,他说:“海内安定,只是沙漠还烦扰圣上忧虑。如果穷追远击,不免劳民伤财。陛下替皇子皇孙着想,不过是严谨边防罢了。巩固边防在于充实兵力,充实兵力在于屯田。汉赵时有四万将士,沿边疆分九郡驻扎,结果单于引兵退却。陛下最好在将领中选勇猛的人,以东西五百里范围划界分屯,制定法规守住要害,远近相互照应,遇到敌人就打,敌人离开就农耕。这是长久安定的计策。皇帝完全采纳他的方案。宋讷去世后,皇帝思念他。任命他的二儿子承袭父业担任国子监司业,告诫太学学生遵守宋讷的学规,违反的人罪当死。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