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短周期元素.已知①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②B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2,③C元素有多种化合价.且常温下C元素的单质与某种一元碱溶液反应.可得两种含C元素的化合物,④B.C两种元素质子数之和是A元素质子数的4倍.(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A B C (2)写出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与A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由B.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常温下为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X分子为三角锥形分子.且分子里B.C两种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X遇水蒸气可生成一种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则X的电子式为 .分子中B.C原子间的化学键类型为 (填“极性键 或“非极性键 ), X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B两元素可形成一种硬度比金刚石还大的化合物Y.化合物Y中.A.B两原子以单键相结合.且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则Y的化学式为 .Y的硬度比金刚石硬度大的原因是: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深灰色易导电的片状固体.B→C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O2
 点燃 
.
 
2CO2
2CO+O2
 点燃 
.
 
2CO2

(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的名称为
过氧化钠
过氧化钠
,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的一个重要应用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CO2═2Na2CO3+O2

(3)若C是红棕色气体,且能与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则A化学式为
NH3
NH3
,试写出C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NH3+6NO2
 一定条件下 
.
 
7N2+12H2O
8NH3+6NO2
 一定条件下 
.
 
7N2+1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2+O2
催化剂
加热
2SO3
2SO2+O2
催化剂
加热
2SO3

(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数之比为
2:1
2:1
.试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
(3)若C是红棕色气体,则A的化学式可能为
N2 或NH3
N2 或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A为
S
S
  (填写化学式)B→C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2+O2
催化剂
.
2SO3
2SO2+O2
催化剂
.
2SO3

(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A为
Na
Na
C的为
Na2O2
Na2O2
.(填写化学式)
(3)若A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且B和C易在空气形成光化学烟雾.则A为
NH3
NH3
,(填写化学式)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NO
3NO2+H2O═2HNO3+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2+O2
催化剂
2SO3
2SO2+O2
催化剂
2SO3

(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的名称为
过氧化钠
过氧化钠
,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CO2=2Na2CO3+O2
.将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将变成物质D,D的化学式为
Na2CO3
Na2CO3

(3)若C是红棕色气体,A可能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如图2所示是实验室制取A气体的装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收集A的方法是
向下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验证A是否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向下排空气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或用白色的酚酞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红,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处,若产生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向下排空气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或用白色的酚酞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红,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处,若产生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任写一种).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
Ca(OH)2+2NH4Cl
  △  
.
 
CaCl2+2NH3↑+2H2O
Ca(OH)2+2NH4Cl
  △  
.
 
CaCl2+2NH3↑+2H2O

③若有5.35g氯化铵参加反应,则产生的A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
2.24
L.
④试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NO
3NO2+H2O=2HNO3+NO
,反应可得到酸X,X是
电解质(填“强”或“弱”).如图3所示:足量X的浓溶液与Cu反应,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4H++2NO3-=Cu2++2NO2↑+2H2O;
Cu+4H++2NO3-=Cu2++2NO2↑+2H2O;
.实验完毕后,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为
NO
NO
(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18分)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⑴ 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 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的名称为              ,C可用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将人们呼出的CO2再转换成O2,以供呼吸之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原理                             

⑶若A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且B和C易在空气形成光化学烟雾。

①则A为               ,C为                 ,(填写化学式)

实验室用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共热制取A,写出此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 B  2. C  3. D   4. B  5. B  6. C  7. A  8. A   9. C  10. B  11. D  12. C  13.B

14.C  15. BC  16. AB  17. AD  18. ABC  19. B  20. B  21. A

实验题:

22.(17分) (1) ①0.10 ;②52.75mm。(7分)   (2)a.

b. U2R/(U1―U2); U1为 v示数, U2为 mV示数,

R′为此时电阻箱的取值。(10分)

23.(15分)(1)物块从A到C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4分)

(4分)

(2)∵物块在A、C处速率均为0,且物块在AB、BC上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根据上滑行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3分)

(4分)

注:本题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求解同样参照给分。

24.(18分)(1)最初ab、cd均刚好保持静止。根据其受力情况可知ab、cd与导轨间最大静摩擦力当用外力F作用ab棒时(2分)

故ab棒开始沿导轨加速上滑,棒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回路中形成感应电流。因此,棒ab又将受到安培力作用。当ab棒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金属棒ab达最大速度,设为Vm,则

  (2分)    其中I (2分)    

考虑此时棒cd的受力情况,应有仍然保持静止。(2分)

所以有  (2分) 联立以上方程可得  (2分)  

(2)由以上方程中解得(3分)

则回路所产生的焦耳热

    (3分)   

25(22分)

解:(1)当有电场和磁场时,应作匀速运动;

   F=F=qB1V0    ∴ B1=1.3×10-3T……①     4分

   当只有磁场时,作匀速圆周运动:

   R==6.4×10-2m=6.4cm   ……②           3分

T==1.0×10-4S    ……③                    1分

t=+3T=3.5×10-4+3.0×10-4=6.5×10-4S ……④     3分

由U-t图知,粒子能水平穿越两板

故:B1=1.3×10-3T,T=6.5×10-4S                    1分

(2)设碰n次,则半周分为n+1个等分圆弧,有:

Q=   ……⑤        2分

tan …… ⑥        2分

Rn= ……⑦             2分

联立得:B2= ……⑧  2分

 代入数据: B2=7.5×10-6cot   (n=1,2,…)   2分

26.(15分)

(2)C+ 4HNO3(浓)    CO2↑+ 4NO2↑+ 2H2O(2分)

(3);极性键;NCl3 + 3H2O === NH3↑+ 3HClO(各2分)

(4)C3N4;N原子半径比C原子半径小,C―N键的键长比C―C键的键长更短,形成的化学键更牢固,故Y的硬度比金刚石硬度大。(各2分)

27.(15分)

(1)合理(2分)   (2)氢氧化钠溶液(2分)

        取适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气体产生。(2分)

        2Al+2NaOH+2H2O     2NaAlO2+3H2↑(3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3)B(3分)  稀硫酸能完全溶解此熔融物,并且不造成环境污染(或浓硫酸会使铁、铝钝化;稀硝酸溶解金属时,会产生氮氧化合物,污染空气;NaOH溶液不能溶解单质铁。)(3分)

28.(共16分)

   (1)H2O(1分)  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1分)      (2)H―O―O―H(1分)

高温

   (3)4H2O+3Fe       Fe3O4+4H2(2分)  2Fe3++H2S=S↓+2Fe2++2H+(2分)

   (4)防止Fe2+被氧化为Fe3+(1分)

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没现象,滴加氯水(或溴水)后变红(或滴加NaOH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后转化为红褐色)(2分)

   (5)90%(2分)  0.2mol(2分)  C(2分)

29.(14分)(1)羟基、羧基;(2分)  (2)HCOOCH3    取代( 酯化)反应 (2分)

   (3)3(2分);A中至少有一个―OH和一个―COO―,但若氧原子数大于等于4,

则M(A)>200。(2分)

(4)

 

 

 

 

 

 

 

 

 

 

(5)(4分)

 

 

 

 

等几种中任选2种

 

 

30.(22分)

I.①遗传系谱如右图(4分,

评分标准:不要求写基因型,

如果写出不扣分)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分,常染

色体、显性各1分)

③有可能(2分)  手术治疗不会改变其遗传物质(或基因型),仍有可能把致病基因传给后代。(2分)

II.(1)第一步:青霉素(或抗生素)(3分)

        第二步:与另一培养皿内两种菌落的比较(3分)

   (2)第一步:将宿主细菌培养在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含有32P的细菌(3分)

        第二步:用T2噬菌体去感染被32P标记的细菌,待细菌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便被32P标记上了(3分)。

31.(20分)(1)不能。(1分)第一,未设空白对照,不能说明各种pH值酸雨对幼根生长都有影响。(2分)第二,只用两粒蚕豆,不能排除各种偶然因素造成的实验误差。也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分)

   (2)不能。(1分)第一,对照不正确(应为普通雨水),造成变量不单一。(2分)第二,实验装置未编号,会影响实验结果记录的正确性,造成计算错误。(2分)

   (3)①按甲小组方案,将蚕豆改为十粒,增加空白对照(普通雨水)F组。(2分)或②按乙小组方案,将对照组的完全营养液改为普通雨水,将培养器分为六组,分别编号为A、B、C、D、E、F。

   (4)答题要求:实验假设与方案设计一致。实验预测应有两种情况,即一种情况是结果与假设一致则假设成立。另一种情况是结果与假设不一致则假设不成立。

   例:实验假设:酸雨对蚕豆幼根生长有抑制作用,且酸度越大,幼根生长越短。(2分)

实验预测①各实验组幼根平均长度小于对照组,且随着酸度增加,幼根长度依次递减。假设成立。(1分)②各实验组幼根平均长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假设不成立。(1分)(或其它情况,假设不成立) 

 

(5)(4分)例:

幼根长度(mm)

pH 1.5酸雨

pH2.5酸雨

pH 3.5酸雨

pH4.5酸雨

pH 5.5酸雨

普通雨水

1粒幼根长度

 

 

 

 

 

 

第2粒幼根长度

 

 

 

 

 

 

 

 

 

 

 

 

平均长度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