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 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1.(2)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 mol?L-1.反应经20 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实验室中做如下实验: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ΔH=Q kJ·mol-1

(1)若A、B起始物质的量均为零,通入C的物质的量(mo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①在实验1中反应在10—20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mol·(L·min)-1;实验2中采取的措施是    ;实验3中n3    1.0 mol(填“>”“=”或“<”)。

②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中Q    0(填“>”“=”或“<”),理由是       

(2)在另一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15 min可能是升高了温度             b.10—15 min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20 min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           d.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

(3)一定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通入5 mol A(g)和3 mol B(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始)。反应进行并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为p(始)的。若相同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分别通入a mol A(g)、b mol B(g)、c mol C(g),欲使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仍为p(始)的

①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一个用a、c表示,另一个用b、c表示)

②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a的取值范围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实验室中做如下实验: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H=Q kj/mol

(1)

若A、B起始物质的量均为零,通入C的物质的量(mo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①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度为____①____mol/(L·min);实验2中采取的措施是____②____;实验3中n3____③____1.0 mol(填“>、<、=”)

②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中Q____④____0(填“>、<、=”),理由是____⑤____

(2)

在另一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反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____⑥____

a.10~15 min可能是升高了温度

b.10~15 min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20 min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

d.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

(3)

一定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通入5 mol A(g)和3 mol B(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始).反应进行并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为P(始)的.若相同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分别通入a molA(g)、b molB(g)、c molC(g),欲使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仍为P(始)的

①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⑦________⑧____

(一个用a、c表示,另一个用b、c表示)

②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⑨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填空:
步骤一:配制250mL 0.10mol/L NaOH标准溶液.
步骤二: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4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
(mol/L)
滴定完成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1 0.10 20.02 20.00
2 0.10 20.00 20.00
3 0.10 19.00 20.00
4 0.10 19.98 20.00
(1)步骤一需要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1.0
1.0
g,配制标准溶液需要用到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步骤二中量取20.00mL的稀盐酸用到的仪器是
酸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
.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时,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时,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为
0.10mol/L
0.10mol/L

(4)排去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的
操作,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5)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值)偏高的有
ADE
ADE
(多选扣分):
A.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
B.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
C.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稀盐酸溶液润洗
D.滴定到达终点时,仰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100mL 0.1000mol/L NaOH标准溶液.
(2)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
(mol/L)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
(mL)
1 0.1000 22.62 20.00
2 0.1000 22.72 20.00
3 0.1000 22.80 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加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加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此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
8.2~10
8.2~10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0.1136mol/L
0.1136mol/L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方法应采用操作
,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分别对测定结果造成什么影响?(填“偏低”、“偏高”、“无影响”)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偏低
偏低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偏低
偏低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无影响
无影响

D.称量前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固体
偏高
偏高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偏高
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请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100mL 0.10mol/L NaOH标准溶液.
①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后)
 
→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
 
 
→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②称量0.4克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砝码、镊子)、
 
 

(2)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
(mol/L)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
(mL)
1 0.10 22.62 20.00
2 0.10 22.72 20.00
3 0.10 22.80 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是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操作
 
,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多选扣分)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称量前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固体
E、配制好的NaOH标准溶液保存不当,部分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Na2CO3
F、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1.B  2.A?

3.解析:v(NH3)∶v(O2)∶v(NO)∶v(H2O)=4∶5∶4∶6。

答案:D?

4.BC  5.B  6.B  7.D  8.BD?

9.解析:由①②组数据解得m=1,由②③组数据解得n=

答案:D

二、10.(1)0.013  (2)1.0  催化剂  (3)>  >

(4)吸热  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11.①2a  ②c2a  ③a/t  ④2a/t

12.④>③=②>①?

13.    (-x)?mol?L1?min1

14.(1)1∶50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通入过量而廉价的氧气,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2)废气中每小时排出的SO2的体积为:1000 L?m3×5m3×0.2%=10 L,每小时氨与废气中SO2混合的体积比为2∶1,恰好可全部转化为(NH42SO4。?

(3)SO2    ~    2NH3    ~    (NH42SO4?

mol?        

mol                     mol

故可得(NH42SO4mol×132 g?mol1×106t?g1=3.54 t

消耗氨气: mol×2×17 g?mol1×106 t?g1=0.91 t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