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在100℃.将2.00mol的N2O4气体充人4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 时 间/s 0 20 40 60 80 n(N2O4)/ mol 2.00 c1 1.00 c3 a n(NO2)/ mol 0 1.20 c2 2.4 2.4 (1)在0s-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表中c2 c3 a(选填“> .“<’’或“=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3)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人的是NO2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 NO2的起始物质的量是 mol.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2?广东)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
分液
分液
,操作Ⅱ为
蒸馏
蒸馏

(2)无色液体A是
甲苯
甲苯
,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
酸性KMn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现象是
紫色溶液褪色
紫色溶液褪色

删去此空
删去此空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
冷却
冷却

过滤
过滤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滴入适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滴入适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Cl-
干燥白色晶体,
加热使其融化,测其熔点
加热使其融化,测其熔点
熔点为122.4℃
熔点为122.4℃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2.4×10-3mol×4×122g/mol
1.22g
×100%;
2.4×10-3mol×4×122g/mol
1.22g
×100%;
,计算结果为
96%
96%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高氯酸钾广泛用于火箭及热电池业.实验室制取高氯酸钾的原理与苏教版《实验化学》中“硝酸钾晶体的制备”相同,步骤为:称取一定质量的KCl、NaClO4加热溶解,经冷却结晶、过滤、滤出晶体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及真空干燥得到.
(1)写出实验室制取高氯酸钾的化学方程式:
 

(2)用蒸馏水多次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3)称取29.8gKCl和34.0gNaNO3放入250mL烧杯中,再加入70.0g蒸馏水,制备KNO3晶体,I,使固体全部溶解.II,在100°C时蒸发掉50.0g水,维持该温度,趁热过滤析出晶体m1g.III,冷却结晶:待滤液冷却至室温(实验时室温为10°C)后,进行减压过滤.得KNO3粗产品m2g.IV,重结晶得KNO3纯品m3g.
查阅资料:文献中查得,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S/g)如下表:
NaNO3 KNO3 NaCl KCl
10°C 80.5 20.9 35.7 31.0
100°C 175 246 39.1 56.6
①操作III中采用减压过滤,装置如图所示,仪器A和B的名称分别是
 

②该装置有三处错误,分别是
 

③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倒吸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
 

(4)KNO3晶体纯品的产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面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克/100克水)
NaNO3 KNO3 NaCl KCl
10℃ 80.5 20.9 35.7 31.0
100℃ 175 246 39.1 56.6
(计算时假定:①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②过滤晶体时,溶剂损耗忽略不计.)
(1)取23.4克NaCl和40.4克KNO3,加70.0克H2O,加热溶解.在100℃时蒸发掉50.0克H2O,维持该温度,过滤出晶体,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m高温).将滤液冷却至10℃,待充分结晶后,过滤.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m低温).
(2)另取34.0克NaNO3和29.8克KCl,同样进行如上实验.10℃时析出的晶体是
KNO3和NaCl
KNO3和NaCl
(写化学式).100℃和10℃得到的晶体质量(m′高温和m′低温)分别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100℃时水的离子积Kw是1.0×10-12,回答下列问题:
(1)100℃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pH=7,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1:9
1:9

(2)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在常温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数为次方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溶度积(Ksp).如Cu(OH)2?Cu2++2OH-
Ksp=c(Cu2+)?c2(OH-)=2×10-20.溶液里各离子浓度(包括其方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出现沉淀;反之则沉淀溶解.
①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
5
5

②要使0.2mol/L CuSO4溶液中的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溶液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pH为
6
6

(3)25℃在等体积的①pH=0的H2SO4溶液,②0.05mol?L-1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10:1010:109
1:10:1010:109

(4)在100℃时,向V mL pH=a的盐酸中滴加pH=b的NaOH溶液10V mL,所得混合溶液中c(Cl-)=c(Na+),则此时(a+b)的值为
11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上海二模)碳酸钠俗称纯碱,其用途很广.实验室中,用碳酸氢铵和饱和食盐水可制得纯碱.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表.
温度℃
溶解度
溶质   g/100g水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NH4HCO3 15.8 21.0 27.0
NaHCO3 8.2 9.6 11.1 12.7 14.4 16.4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实验步骤
Ⅰ、化盐与精制:①粗盐(含Ca2+、Mg2+、SO42-)溶解;②加入足量NaOH和Na2CO3溶液,煮沸;③过滤;④加入盐酸调pH至7.
Ⅱ、转化:①将精制后的食盐溶液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研细的碳酸氢铵;保温,搅拌半小时;②静置,
a
a
b
b
;③得到NaHCO3晶体.
Ⅲ、制纯碱:将得的NaHCO3放入蒸发皿中,在酒精灯上灼烧,冷却到室温,即得到纯碱.
(1)“化盐与精制”可除去的粗盐中的杂质离子是
Ca2+、Mg2+
Ca2+、Mg2+

(2)“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是
Na++HCO3-=NaHCO3
Na++HCO3-=NaHCO3

(3)“转化”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的加热方式是
水浴加热
水浴加热
;为什么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
温度过高造成NH4HCO3分解,温度过低NH4HCO3的溶解度小
温度过高造成NH4HCO3分解,温度过低NH4HCO3的溶解度小

(4)a,b处的操作分别是
过滤
过滤
洗涤
洗涤

(5)实验室制得的纯碱含少量NaCl还可能含少量NaHCO3,为测定纯碱的纯度,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样品G克,将其放入锥形瓶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滴加2滴酚酞,用c 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至溶液由浅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变,滴定过程中无气体产生,所用盐酸的体积为V1 mL.此时发生的反应为:CO32-+H+→HCO3-
①样品中碳酸钠质量百分含量的表达式是
c×V1 ×10-3×M(Na2CO3)g
Gg
×100%
c×V1 ×10-3×M(Na2CO3)g
Gg
×100%

②向锥形瓶溶液中继续滴加2滴甲基橙,用同浓度的盐酸继续滴定至终点,所用盐酸的体积为V2mL.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变
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变
;根据实验数据,如何判断样品含有NaHCO3
V2>V1则含有NaHCO3
V2>V1则含有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