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了解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和物.潮解.风化的概念. 典型题点击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分)、

Ⅰ(4分)、下列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用粗盐提纯精盐,滤液在蒸发皿里加热蒸干,当有少量固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 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则说明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但不能确定该物质中一定没有钾元素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将溶解在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要注入容量瓶

Ⅱ(8分)、如图在下衬白纸的玻璃片中央放置适量的KMnO4颗粒,在周围分别滴加溶液(如图所示),然后在KMnO4晶体上滴加适量的浓盐酸,迅速盖好表面皿。提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1)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产物________还原产物__________

(2)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处出现了先变蓝后接着蓝色又褪去的现象,其中变蓝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d试剂是否变质,可选用试剂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
Ⅰ(4分)、下列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用粗盐提纯精盐,滤液在蒸发皿里加热蒸干,当有少量固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 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则说明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但不能确定该物质中一定没有钾元素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将溶解在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要注入容量瓶
Ⅱ(8分)、如图在下衬白纸的玻璃片中央放置适量的KMnO4颗粒,在周围分别滴加溶液(如图所示),然后在KMnO4晶体上滴加适量的浓盐酸,迅速盖好表面皿。提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1)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产物________还原产物__________
(2)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处出现了先变蓝后接着蓝色又褪去的现象,其中变蓝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d试剂是否变质,可选用试剂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

Ⅰ(4分)、下列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用粗盐提纯精盐,滤液在蒸发皿里加热蒸干,当有少量固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 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则说明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但不能确定该物质中一定没有钾元素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将溶解在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要注入容量瓶

Ⅱ(8分)、如图在下衬白纸的玻璃片中央放置适量的KMnO4颗粒,在周围分别滴加溶液(如图所示),然后在KMnO4晶体上滴加适量的浓盐酸,迅速盖好表面皿。提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1)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产物________还原产物__________

(2)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处出现了先变蓝后接着蓝色又褪去的现象,其中变蓝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d试剂是否变质,可选用试剂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的。乙二酸(HOOC—COOH)俗称草酸,其主要物理常数如下:

名称

分子式

颜色、状态

溶解性/g

熔点/℃

密度/g·cm-3

乙二酸

H2C2O4

——

8.6(20℃)

189.5

1.900

二水合乙二酸

H2C2O4·2H2O

无色晶体

——

101.5

1.650

注:表中“——”表示尚未有具体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向盛有Na2CO3粉末的试管里加入约3 mL乙二酸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说明乙二酸的酸性比碳酸____________。

(2)向盛有5 mL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3滴硫酸酸化的0.5%(质量分数)的KMnO4溶液,振荡,观察到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二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A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加入2 mL 浓硫酸和2 mL乙二酸,按图甲连接好装置,加热3—5 min,在B试管中有油状、香味液体产生。该现象说明发生了______________(填有机反应类型)反应。在B试管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管在液面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是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的装置,用此装置可制备的气体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O2    B.H2    C.Cl2    D.NH3        E.CH2====CH2      F.CHCH

图乙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H2O+CO2↑+CO↑。用图丙加热草酸晶体,验证草酸受热分解及其产物,图丙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给出的实验装置图,但有人认为该装置不合理。请你根据草酸晶体的某些物理常数和实验目的,指出图丙不合理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装置也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下列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用粗盐提纯精盐,滤液在蒸发皿里加热蒸干,当有少量固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 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则说明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但不能确定该物质中一定没有钾元素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将溶解在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要注入容量瓶

Ⅱ、如图在下衬白纸的玻璃片中央放置适量的KMnO4颗粒,在周围分别滴加溶液(如图所示),然后在KMnO4晶体上滴加适量的浓盐酸,迅速盖好表面皿。提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1)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产物________还原产物__________

(2)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处出现了先变蓝后接着蓝色又褪去的现象,其中变蓝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d试剂是否变质,可选用试剂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