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悬索对伤员的拉力是伤员重力的1.2倍C. 伤员做曲线运动且悬索始终保持竖直 D. 伤员的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第Ⅱ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一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已知物资的总质量为m,吊运物资的悬索与竖直方向成θ角.设物资所受的空气阻力为f,悬索对物资的拉力为F,重力加速度为g,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在震后救灾工作的初始阶段由于道路被毁,陆路交通困难,直升机搭起了空中生命线.如图所示,一架直升机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假设直升机在营救过程中水平方向速度为零.在悬索拉力F作用下,质量m=60kg的伤员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伤员匀加速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1
(2)在这4s内悬索对伤员拉力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在F-t图象中画出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天车沿水平轨道匀速运送质量为m货物时,由于风力的影响,悬索与竖直方向成θ角.设货物所受的风的阻力为Ff,悬索对货物的拉力为F,重力加速度为g,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一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已知物资的总质量为m,吊运物资的悬索与竖直方向成θ角.设物资所受的空气阻力为Ff,悬索对物资的拉力为FT,重力加速度为g,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题2图所示,一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已知物资的总质量为m,吊运物资的悬索与竖直方向成θ角.设物资所受的空气阻力为f,悬索对物资的拉力为T,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2.  C  2. AD  3. ABCD  4. A 5.C  6 A  7.A  8.  D   9. C  10. B  11.CD  12.BC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1)  0.79  ,  0.16    (2)  C 

14.(1)D    (2)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7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数值和单位)

15.(9分)解:(1)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卫星在近地圆轨道运动接近A点时的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分)

在地球表面,有:                               (2分)

解得                                  (1分)

(2)设同步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分)

解得:                          (2分)

16.(9分)解:(1)此学生与地面撞击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

   解得 J                      (2分)

(2)设学生从H高处下落到地板所用时间为t1,刚接触地板时的速度为v1;反弹离地时的速度为v2,上升的时间为t2,由动能定理和运动学公式

下落过程:

解得:                      (2分)

上升过程:

解得:                      (2分)

学生与地面接触时间为

设地面对学生的平均撞击力为F,向上为正,由动量定理

                                 (2分)

解得: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学生对地面的平均撞击力

N,方向向下。                            (1分)

(利用求平均撞击力,或用其他方法求平均撞击力,结果正确的同样给分)

17.(9分)解:(1)开始时弹簧被压缩x1,对A有:   ①(1分)

B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伸长x2,对B有:         ②(1分)

,代入①②得 x1= x2

整个过程A上升的高度m                 (1分)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物体A的加速度 m/s2。   (2分)

(2)设A的末速度为vt,由m/s

因为x1= x2 ,所以此过程中初、末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不变,      (1分)

设此过程中所加外力F做功为W,根据功能关系,有:

                                          (2分)

J                                                  (1分)

18.(10分)解:(1)由点A到点B时,取向左为正.由动量守恒得

,又,则                  (2分)

(2)由点A到点B时,根据能量守恒得

 ,则              (2分)

(3)由点D到点C,滑块CD与物块P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得

                                         (2分)

                        (2分)

解之得:                                    (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