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水银端面a上升到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大.但增加的内能小于吸收的热量C.在水银被突然推出管外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物理--选修3-3]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熵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
B.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水可以浸润玻璃,但是不能浸润石蜡,这个现象表明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
(2)一足够高的直立气缸上端开口,用一个厚度不计的活塞封闭了一段高为80cm的气柱,活塞的横截面积为0.01m2,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不计,气缸侧壁通过一个开口与U形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已知右图所示状态时气体的温度为7℃,U形管内水解面的高度差h1=5cm,大气压强P0=1.0×105Pa保持不变,水银的密度
ρ=13.6×103kg/m3,g=10m/s2
求:①活塞的重力;
②现在活塞上添加沙粒,同时对气缸内的气体加热,始终保持活塞的高度不变,此过程缓慢进行,当气体的温度升高到37℃时,U形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物理--选修3-3]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熵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
B.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水可以浸润玻璃,但是不能浸润石蜡,这个现象表明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
(2)一足够高的直立气缸上端开口,用一个厚度不计的活塞封闭了一段高为80cm的气柱,活塞的横截面积为0.01m2,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不计,气缸侧壁通过一个开口与U形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已知右图所示状态时气体的温度为7℃,U形管内水解面的高度差h1=5cm,大气压强P0=1.0×105Pa保持不变,水银的密度
ρ=13.6×103kg/m3,g=10m/s2
求:①活塞的重力;
②现在活塞上添加沙粒,同时对气缸内的气体加热,始终保持活塞的高度不变,此过程缓慢进行,当气体的温度升高到37℃时,U形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I.有关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理解,下面几种观点正确的是
A.0℃的冰变成0℃的水,体积要减小,表明该过程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引力
B.0℃的冰变成0℃的水,体积虽减小,但是该过程分子间的作用力为斥力
C.高压气体的体积很难进一步被压缩,表明高压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为斥力
D.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说明液体分子间作用力小于固体分子间作用为
E.固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弹力,本质上是固体大量分子间作用力的宏观表现
II.如图所示,一根长L=100c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h=25cm长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L1=30cm的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玻璃管周围环境温度为27℃求:
(1)若将玻璃管缓慢倒转至开口向下,玻璃管中气柱将变成多大?
(2)若保持玻璃管开口向下直立,缓慢升高管内气体温度,当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管内水银开始溢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I.有关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理解,下面几种观点正确的是
A.0℃的冰变成0℃的水,体积要减小,表明该过程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引力
B.0℃的冰变成0℃的水,体积虽减小,但是该过程分子间的作用力为斥力
C.高压气体的体积很难进一步被压缩,表明高压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为斥力
D.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说明液体分子间作用力小于固体分子间作用为
E.固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弹力,本质上是固体大量分子间作用力的宏观表现
II.如图所示,一根长L=100c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h=25cm长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L1=30cm的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玻璃管周围环境温度为27℃求:
(1)若将玻璃管缓慢倒转至开口向下,玻璃管中气柱将变成多大?
(2)若保持玻璃管开口向下直立,缓慢升高管内气体温度,当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管内水银开始溢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I.有关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理解,下面几种观点正确的是
A.0℃的冰变成0℃的水,体积要减小,表明该过程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引力
B.0℃的冰变成0℃的水,体积虽减小,但是该过程分子间的作用力为斥力
C.高压气体的体积很难进一步被压缩,表明高压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为斥力
D.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说明液体分子间作用力小于固体分子间作用为
E.固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弹力,本质上是固体大量分子间作用力的宏观表现
II.如图所示,一根长L=100c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h=25cm长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L1=30cm的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玻璃管周围环境温度为27℃求:
(1)若将玻璃管缓慢倒转至开口向下,玻璃管中气柱将变成多大?
(2)若保持玻璃管开口向下直立,缓慢升高管内气体温度,当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管内水银开始溢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B  解析:转变成可裂变的(金属钚),质量数增加1,一定是吸收一个快中子变成铀239,再转变成时核电荷数增加2,因此是发生了两次β衰变,AC错B正确;钚239是中子数为239-94=145,铀238的中子数为238-92=146,因此钚239比铀238少一个中子,D错。

2.B  解析:随水银柱上升,水银柱的长度变短,气体压强变小,当水银被全部推出管外后,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为最小,A错;水银柱缓慢上升时,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同时气体体积增大,对外做功,由可知,,B正确;在水银被从管中突然全部推出过程中,气体迅速膨胀对外做功,但吸热较慢因此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小,C错;若在端面a上升到前停止加热,气体温度下降,V减小,水银柱下降,但当气体温度回到初始状态时,压强比初始状态小,气体柱比初始状态长,D错。

3.AC  解析:由图可知,车的初速度等于,在时间内,车的位移为,则车的位移为。若时刻相遇,则,A项正确;若时刻相遇,由图象可知,为阴影部分对应的距离,即,由图象中的对称关系,下次相遇的时刻为,C正确B项错;若时刻相遇,之后,不能再次相遇,D错。

4.B  解析:在物块下滑过程中重力对物块的冲量为15N?s,故下滑时间为s,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N,故支持力的冲量,A错;物块从静止下滑,斜面对物块的滑动摩擦力N,其冲量为,B正确;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一定小于物块的重力,所以其冲量一定小于重力的冲量,C错;物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量等于外力的总冲量,一定小于重力的冲量,D错。

5.C  解析:水流做平抛运动,水平位移,代入解得,即得(d>0,舍去),因此当H一定时,有关,A错;若一定,则H减小时d增大,B错;若H一定,增大时,d也应该增大,C正确;若d一定,H减小时,应该减小,D错。

6.ACD  解析:对A、B整体和P,受力如图(a)(b),其中。若保持B的半径不变,而将B改变密度较大的材料制作,则角不变而B的质量增大,均增大,A正确;对B,受力如图(c),,设墙对A的支持力为。若保持A的质量不变,而将A改用密度稍小的材料制作,则A的半径增大,角减小,增大,C正确;(减小,减小,减小,)。 若保持B的质量不变,而将B改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制作,则B的半径增大,增大,减小,不变,不变,增大,D正确。

7.B  解析: O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所需时间为,因此波向前传播的距离为,即OP、OP’为,因此P、P’两点间距离为半个波长,但由于波是以O为波源向左右传播的,左右对称点振动总相同如图2-3-1c所示,A错;波传到Q’需要半个周期,而当Q’到达负向最大位移时又需,因此O点振动时间为,所走路程为cm,B正确;波动传播的是振动的运动形式,质点并不沿传播方向向前传播,C错;同种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即,当O质点振动周期减为2s,则O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的时间为0.5s,波向左、右传播的距离为,P点还没有振动,D错.

8.BD           9.D             10.A

11.AD  解析:AD两图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放在最左端时,电源被短路而烧坏;BC两图中,供电电路正确,B图虽然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位置,但由于串联的电压表内阻较大,不会烧坏电流表;C图则可测较大电阻的阻值。

12.(1)作图法 ;(2)画出s-t(如图线s-t(如图线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线甲为直线,物体从A到B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从图线的斜率可求得:    

从乙图中无法直接判断s、t之间的关系,但是该图线接近于二次函数的图像。为了验证这个猜想,通过转换变量来进行,即作s-t2图线,为此求得表格如下:

时间t(s)

0.89

1.24

1.52

1.76

1.97

新变量t2(s2)

0.79

1.54

2.31

3.10

3.88

位移s(m)

0.25

0.50

0.75

1.00

1.25

 

依据上表中的t2、s数据可作图线丙。从图像中看出s与t2呈线性变化关系,由图中斜率求得,即

(3)从的过程中s随t变化的规律是: 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的过程中s随t变化的规律是:物体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3.解析:对质子火箭发动机,加速每一个质子的过程

                                                  ①

       对任意一段时间内通过质子的总电荷量为q,总质量为M,由能量关系:

                                              ②

       由动量定理得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④

14.(1)轮缘转动的线速度: (2分)

(2)板运动的加速度:  (2分)

板在轮子上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1分)

板在做匀加速运动的全过程中其重心平动发生的位移为:

   (1分)

板在做匀速运动的全过程中其重心平动发生的位移为:

  (1分)

因此,板运动的总时间为:   (2分)

(3)由功能关系知:轮子在传送木板的过程中所消耗 的机械能一部分转化成了木板的动能,另一部分因克服摩擦力做功转化成了内能,即:

木板获得的动能:  (1分)

摩擦力做功产生的内能:  (2分)

加速过程木板与轮子间的相对位移:

   (1分)

消耗的机械能:  (2分)

联立上述四个方程解得:

  (1分)

15.解析:⑴正、负电子均经过次加速后才从加速器射出,故

       ①

      ②

时刻负,在之间加速正电子,则时刻在之间加速负电子,且正、负电子在加速器中运动的时间相同,因此射出的时间差即为    ③

⑶由于金属圆筒的静电屏蔽作用,筒内场强为零,电子在每个圆筒中都做匀速运动,要使电子每经过两筒缝隙时都能被加速,运动时间应满足    ④

电子第一次被加速后的速度即通过时的速度,因此

           ⑤

同理可得

              

               …………

解得

16.解析:⑴设导体棒MN下滑的距离为,导体棒下滑时受三个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①

                                             ②

线框被导体棒MN分成并联的两部分,对MN两端的总电阻为

                  ③

时速度为代入得             ④

⑵当导体棒的加速度为零时,由①得                      ⑤

由②③代入              ⑥

联立⑤⑥得                   ⑦

⑶假设导体棒以速度匀速运动,虽然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区域Ⅰ中相反,但由楞次定律和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仍沿斜面向上,则有

                 ⑧

由于为常量,因此当最大,而式中,因此当增大时减小,若不变,则速度一定减小,要保持速度不变,则由⑦⑧得

                ⑨

                                       ⑩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