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启文帝请喜自随.为孝武所知 启:禀告 B.帝大悦.即假建武将军 假:假借 C.喜随沈庆之累经军旅 累:多次 D.不问而心衔之 衔:怀恨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12分)

1.A

2.A(“临深履薄”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B“迫不及待”应为“刻不容缓”。C“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先后,也指地位程度相等,不分高下,此处强调并列,可改为“鼎足而立”。D“一个鼻孔出气”指观点态度完全一致,多用贬义。)

3.D(A“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并列不当,可去掉“艺术”。B语序不当,将“让他的作品”和“将以最快速度”调换。C此句为成分缺,“解决了……的问题”)

4.D(此句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二、(9分)

5.B(不是绝对的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

6.C(A“所有国家”错。B该方案不能解决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困境,同时这是戈尔针对美国的问题提出的方案。D政治家并不缺少眼光,缺的是勇气。)

7.A(低碳经济,兼顾的是低碳和经济增长的稳定及可持续性,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速  度。)

三、(9分)

8.B(假:代理)

9.C

10.C(在荆亭大败魏军是在泰始五年)

四、(23分)

11.(1)文帝曾经要在一本图书,吴喜打开书卷倒着送给了文帝,文帝生气将他打发出宫。

   (5分)(“尝”、“开卷”、“倒进”各1分,意思对2分。)

   (2)等到皇上有了病,作身后打算,怀疑他将来不能侍奉小皇帝,就赐他自尽。(5分)

20090515

12.(1)诗眼是“安闲”或“安闲一老翁”。

    理由:全诗紧紧围绕“安闲”二字展开,“卧迟”“睡美~未起”等诗句都表现出老翁的    安闲,此句也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与心境。

   (2)①照.应首句,使诗歌浑然一体。②运用反衬手法,夜呆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甫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自然环境的冷酷无情正是为了反衬老翁的“安闲”,突出老翁的清净淡泊。(或运用双关手法,“霜

    叶”既指自然环境,又指政治风雨,“反映出诗人对政治的风雨已毫不在意,政治上心

    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13.(1)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2)长河落日圆 老病有孤舟 凭轩涕泗流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五、(22分)  

14.考查对文章结构与内容的把握。

    ①由细雨写起,弓l出“瓦房”、“瓦垄”,进而引出下文对“青瓦”的描写及作者对“青瓦”,的情思,显得含蓄而自然。

    ②(运用叠词、比喻等手法,)为全文营造出优美迷人、绵延悠长的意境和情调,紧扣文章标题。  

15.考查对语段信息的筛选和归纳。

①青瓦历史悠久,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

②青瓦雅俗共赏,贵贱咸宜(或宠辱不惊,朴素无华);

    ③青瓦忠于职责,平凡而谦逊;

④青瓦历久弥坚,坚韧有力。

   (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16.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对文章思路的把握。

    ①青瓦的内蕴给我精神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陶冶;②呼应标题,卒章显志,表达作者对  青瓦的情思;③由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直接抒发作者对青瓦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17.考查对文章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赏析。

    ①运用排比手法,“铺在……”“铺在……”“铺在……”,表现青瓦忠于职守的品质,语  势强烈,富有感染力;

    ②运用比喻手法,把青瓦比喻成名流、大师、伟人、大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青瓦谦逊而朴素的人格;

    ③运用拟人手法,“骄奢”“自诩~变节“‘负心”“忠于职守”等词,使得青瓦具有了人  的品格,表达了对青瓦高贵人格的由衷赞美;

④运用联想,由物及人,赞美了具有青瓦品格的平凡而谦逊的人,升华了对青瓦的认  识。

六、(15分)

18.

错误

改正

①邻近

临近

④吉祥物“冬冬”变身导游(本次大冬会)……

吉祥物“冬冬”(本次大冬会……)变身导游

⑤“鹤之泣”

《鹤之泣》

⑥衷情

钟情

解析:“邻近”表示两者空间距离很近。“临近”既可指地点靠近,也可表示时间接近。衷情,名词,发自内心的感情。钟情,动词,把感情专注于(某人某事)。

19.内容三个要点各1分,语意连贯,语言生动优美各1分。

20.参考示例:是东篱采菊时一种闲适。是栏杆拍遍的一腔悲愤。是高堂明镜前的一曲高歌。  慈母手中纺织亲情。落日浮云诉说友谊。青天明月笼罩亲情。烟波日暮寻觅乡情。

七、(60分)

21.略

参考译文

    吴喜,吴兴临安人。本来名字叫喜公,明帝减去一个“公”字,便成为吴喜,领军府白衣吏出身。少年时便通晓古书,领军将军沈演之让他写起居注,写完以后,默默背诵都能上口。沈演之曾写过一个辞让职务的奏表,还没有上奏就丢失了,吴喜曾经购见过一次奏表,就把它写了下来,没有遗漏的地方。沈演之对他甚是赏识,因为这一缘故,他更是涉猎《史记》《汉书》,对古代和现实都很了解。沈演之的门人朱重人被选做朝廷的主书,他推荐吴喜任主书吏,后来又做了主图令史。文帝曾经要一本图书,吴喜打开书卷倒着送给了文帝,文帝生气将他打发出宫。适逢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出兵征讨蛮民,他便向文帝请求让吴喜跟随,后来被武帝了解,渐渐地升迁为河东太守、殿中御史等职。

    明帝即位,四方反叛,吴喜请求获得精兵三百到东方去效命。皇帝非常高兴,就当即让他代理建武将军,选拔羽林军中的勇士配备给他。议论的人都认为吴喜是刀笔吏,没当过将军,不可派遣。中书舍人尚之说:“吴喜跟随沈庆之多次经历军队生活,性情既是勇敢果决,又熟悉战阵,如果能任用他,一定会有成绩。”吴喜就向东征伐。

    吴喜孝武帝时已经被任用,性情宽厚,所到之处人们都感念他。到了东征的时候,百姓听说他来了,便都望风归降,所以他到的地方都能取得胜利。后来升迁为步兵校尉,被封为竞陵县侯。

    东方平定以后,吴喜又率领军队南征,升为寻阻太守。泰始四年,改封为东兴县侯,授右军将军、淮阳太守,兼任太子左卫率。泰始五年,又转为骁骑将军,太守与太子左卫率的职务还与原来一样。在那一年,在荆亭大败魏军。六年,又率军队向豫州抗击魏军,加任都督豫州诸军事。第二年回到建邺。

    先前,吴喜东征时,报告明帝如果抓获寻阳王刘子房及众位贼人将帅便在东方斩首。东方平定后,吴喜看到南方的盗贼势力已经很强盛,担心后来政局翻覆而受到祸害,于是就把活着的刘子房送回了都城。所有的各大盗主帅顾琛、王昙生等人都保住了活命。皇上因为吴喜新近立了大功,嘴上不伺而心里怀恨。等到平定了荆州,吴喜任意抢夺,获赃以万计。他又曾经对客人说汉高祖、魏武帝本来是什么样的人呢。皇上听了以后不高兴。后来寿寂之被杀,吴喜恐惧,于是就请求作中散大夫。皇上就更加怀疑他。等到皇上有了病,作身后打算,怀疑他将来不能侍奉小皇帝,就赐他自尽。皇上召他人内殿,和他谈笑戏谑,接待甚是诚恳,赐给他美好的食物和金银器具。下令执行命令的人不要将食器放在吴喜家过夜。皇上一向有许多忌讳,所以不让食器放在有凶祸的人家。等到吴喜死了,发出诏书赐给吴家办丧事的费用,吴喜的儿子吴徽人继承了他的爵位。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