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分析比较序号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比较序号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上述研究方法叫“拉制变量法 .下列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有 ①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②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④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五.计算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薄膜,竖直插入水或盐水的不同深度处,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上凸起,实验现象如图1(a)、(b)、(c)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实验小组的同学提出猜想:
①根据图1(b)和(c),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______有关.
②根据图1(a)和(b),小组同学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小红认为液体内部某点压强可能与离开液面的距离h有关;小李则认为液体内部某点压强可能与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d有关.
(2)为进一步验证猜想,小组同学接着将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分别竖直插入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并设法改变h和d,通过在玻璃管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橡皮薄膜在液体的不同位置处都能保持平整,如图2所示.然后通过测量玻璃管中所加水的质量,再设法求得橡皮薄膜所受的液体压强p,并将实验有关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液体甲  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h
(厘米)
d
(厘米)
p
(帕)
15150.4×103
210100.8×103
31551.2×103
42051.6×103
53052.4×103
表二 液体乙  密度为1.2×103千克/米3
实验
序号
h
(厘米)
d
(厘米)
p
(帕)
65150.6×103
710101.2×103
81551.8×103
92052.4×103
103053.6×103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6(或2与7,或3与8,或4与9,或5与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离开液面的距离h相同,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d相同,______.
②小红分析实验序号3与4与5(或8与9与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当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d相同,液体内部压强p与成正比;小李分析实验序号1与2与3(或6与7与8)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压强p与d成反比.小红和小李的结论,你认为是错误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③进一步分析实验序号3与7(或5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通过实验认识了浮力后,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

首先,他们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猜想,在老师的帮助下将同学们的猜想归纳如下:

猜想l: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1)小军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1和猜想2,选用了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三个圆柱形物体A、B、C并测出了它们的重分别为4 N、4.5 N和5 N,然后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比较图中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

②比较图中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同一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猜想3是小民所在组的同学提出的,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支持他们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民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3,选用了与小军所在组相同的圆柱形物体A,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体A:底面积20 cm2、高5 cm的圆柱体,液体:酒精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h/cm

1

3

5

7

9

受到的浮力F/N

0.2

0.5

0.8

0.8

0.8

    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后,他们在与其他组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进行着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表是某实验小组同学做“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牛) 滑动摩擦力(牛)
1 木板与木板 4 0.8
2 木板与木板 6 1.2
3 木板与毛巾 6 2.5
(1)分析比较序号1与2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接触面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在接触面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分析比较序号
2与3
2与3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上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同学们在初中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还用到研究问题的方法有
等效法
等效法
理想模型法
理想模型法
.(写出两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30、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同学做“研究滑动摩擦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F/N 滑动摩擦力f/N
1 木块与木板 4 0.8
2 木块与木板 6 1.2
3 木块与毛巾 6 2.5
(1)分析比较序号1与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接触面相同时(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分析比较序号
2和3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上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同学们在初中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还用到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有
观察法、实验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如引入光线)、等效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F/N 摩擦力f摩/N
木块与木板 8 l.6
木块与木板 12 2.4
木块与毛巾 12 5.0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是
水平向右
水平向右

(2)第③次实验中,拉力大小为
5
5
N;当拉力增大到10N时,摩擦力大小为
5
5
N.
(3)分析比较序号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该小组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他们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
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