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16.B 17.D 18.C 19.D三.作图(略)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小萍同学在学习弹簧测力计的知识时,为了弄清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查阅了许多资料,她注意到资料上写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为此,她运用一根弹簧、几只钩码和刻度尺进行了实验,实验的情况如图1所示:
(1)小萍同学设计了实验数据记录表,并记录了下列实验数据,请在图2的坐标系中画出F-△l的图象.
数据
物理量
1 2 3 4 5
弹簧长度 l/m 0.15 0.16 0.17 0.18 0.19
F/N 0 0.5 1.0 1.5 2.0
弹簧伸长的长度△l/m 0 0.01 0.02 0.03 0.04
(2)根据图象及有关实验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若用该弹簧制成一个最小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那么该测力计刻度板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
0.2
0.2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直径为D的圆环是用超细均匀的电阻丝制成的,其阻值为R,图中A、B…、H为圆环的等分点,A点固定.P为滑片,且滑片P能沿圆环滑动,并保持良好的接触,电源电压恒定.当闭合电键K后,滑片P沿圆环顺时针滑动时,图中各电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甲、乙两同学按此电路图,分别做实验,并记下当滑片P在某些位置时各电表的示数,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甲同学测得实验数据):
滑片P的位置 位置B 位置C 位置D 位置E 位置F 位置x 位置A
电流表A的示数(安) 0.25 0.20 0.18 0.17 0.18 0.19
电压表V1的示数(伏) 3.75 3.00 2.70 2.55 2.70 2.85
电压表V2的示数(伏) 2.25 3.00 3.30 3.45 3.30 3.15
表二(乙同学测得实验数据):
滑片P的位置 位置B 位置C 位置D 位置E 位置F 位置G 位置x
电流表A的示数(安) 0.24 0.17 0.13 0.11 0.09 0.08
电压表V1的示数(伏) 3.60 2.55 1.95 1.65 1.35 1.20
电压表V2的示数(伏) 2.40 3.45 4.05 4.35 4.65 4.80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一中的实验数据,请你通过计算、分析完成表一中位置A下的空格,在图上标出位置x(大致位置).
(2)根据表一、表二中的实验数据,请你通过比较、分析来说明甲、乙两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不同的原因(请画出电路图说明).
(3)根据(2)中的分析,请你思考:当滑片P滑到GA之间位置x时,则表二中位置x下的空格可能的数据(即各电表的示数)分别是
B、D、E、F
B、D、E、F

A.0.05安,0.75伏,5.25伏.    B.0.07安,1.05伏,4.95伏.
C.0.16安,2.40伏,3.60伏.    D.0.25安,3.75伏,2.25伏.
E.0.30安,4.50伏,1.50伏.    F.0.35安,5.25伏,0.75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黄冈模拟)湖北嘉得利汽车公司组织了一次新车型节油大赛,比赛分两组:第一组使用A型车(排量1.2升),第二组使用B型车(排量2.0升),A、B型车外观和体积相同,属于同一产品系列.
(1)你认为下列评价方式中不能作为比赛评价标准
C
C

A.消耗相同体积的汽油,比谁行驶的路程长
B.行驶相同的路程,比谁消耗的汽油体积少
C.行驶相同的路程,比谁用的时间短
D.用“
行驶的路程
消耗汽油的体积
”的比值大小作比较
(2)下表是三位车手的比赛成绩,第一组比赛中最节油的选手是
陈超
陈超

组别 选手 驾驶车型 消耗汽油(升) 行驶时间(分钟) 行驶路程(千米)
第一组 马健 A型 1 23.2 20.23
董杰 A型 1 28.6 22.59
陈超 A型 1 27.5 22.80
第二组 马健 B型 1 15.3 17.68
董杰 B型 1 18.2 19.10
陈超 B型 1 17.3 18.25
(3)从本次比赛数据看,
A
A
型车比较节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将它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6℃,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6℃.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房间里的墙上,观察它在一天内读数的变化,最高读数为33℃,最低读数为15℃,则这一天内房间里的最高温度比最低温度高出


  1. A.
    16.2℃
  2. B.
    18℃
  3. C.
    19℃
  4. D.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1. A.
    在远古时代,人类利用简单机械创造了许多巧夺天工的奇迹
  2. B.
    17~18世纪,由于生产的需要和力学、热学的发展,促进了内燃机的研制和改进,解决了机械动力的问题
  3. C.
    19世纪由于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科学家在电与磁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人们进入了电气时代
  4. D.
    20世纪以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和空间技术的掌握等,人类进入了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时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