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04N(2)10人(3)6000Pa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2?徐汇区一模)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上橡皮薄膜,竖直插入水中不同深度,观察到橡皮薄膜均向上凸起,实验现象如图1,2所示.
①观察图1和2所示的实验现象,他们猜想:
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深度有关
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深度有关

②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仪器测出不同深度处水的压强p,并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 水  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深度h(厘米)液体压强p(帕)
实验序号 深度h
(厘米)
液体压强p
(帕)
1 5 490
2 10 980
3 15 1470
表三
实验
序号
深度h
(厘米)
液体压强p
(帕)
4   ****
5   ****
6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距水面深度h1、h2、h3处对应的水的压强为p1、p2、p3,它们之间满足的关系:
p1:p2:p3=h1:h2:h3
p1:p2:p3=h1:h2:h3
(填数量关系).由此,小明得出初步结论:水内部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成正比;小华得出初步结论: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成正比.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和相关条件,
小明
小明
得出的初步结论更合理些(选填“小明”或“小华”).
③小红还要继续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种类的关系,为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密度不同的其它液体
密度不同的其它液体
.为了和表二获取的实验数据作比较,她设计了记录表三,请将表三内的空格填写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课中,小华的实验小组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距u/cm 实验序号 焦距f/cm 像距v/cm
 
  15
  1   5   8
  2   10   30
  3   12   60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2)根据实验序号1的数据判断,能在光屏上清晰地得到一个
 
 
 的实像,
 
 (填光学仪器)就是依据这个成像规律工作的.
(3)张宁的实验小组测量凸透镜  的焦距,由图可知,测出焦距是
 
cm.凸透镜保持不动,如果在光屏的位置换上点燃的蜡烛,再把这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左边并调整距离,
 
 (填“可以”或“不可以”)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虹口区一模)某小组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
(1)猜想:他们分别在粗细不同、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薄膜,并在管内注入不同液体,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下凸出,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小华根据图(a)和(b)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深度
有关
有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小明根据图
(c)和(d)
(c)和(d)
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
小红根据图(b)和(c)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密度
密度
有关.
(2)探究:他们继续实验,分别在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中注入不同液体,仔细观察并比较橡皮薄膜向下凸出的情况,并分别用h1、h2、h3、h4、h5和h6表示凸出程度,且h1<h2<h3<h4<h5<h6.他们将有关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同学 密度ρ(×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深度(厘米) 橡皮薄膜凸出程度
小华 0.8 1 5 h1
2 10 h2
小明 1.0 3 10 h3
4 20 h4
小红 1.2 5 18 h5
6 20 h6
①各位同学分析了本人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得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
液体的深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液体的深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由此可验证
小华
小华
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三位同学互动交流、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4与6的数据和现象后得出:
当液体的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当液体的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由此他们验证了
小红
小红
的猜想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山西)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大梦远远看见红灯亮起,就停止了蹬踏,车在自由滑行后,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她又想如果是雨雪天气,滑行距离又会怎样呢?车滑行的距离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此她进行了实验探究.她猜想:①车滑行的距离与车速有关.②车滑行的距离与路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猜想①探究方案:用圆柱形的玻璃瓶模拟车轮滚动,把一个玻璃瓶分别放在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让它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它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次数 h/cm s/cm
1 5 25
2 7 32
3 10 45
(1)大梦停止蹬踏后,自行车由于具有
惯性
惯性
继续向前滑行.
(2)根据实验记录,能得到的结论是
车滑行的距离与车速有关,速度越大,滑行的越远
车滑行的距离与车速有关,速度越大,滑行的越远

(3)根据上述所得结论,写一句交通警示语(要求简明扼要)
不要超速行驶
不要超速行驶

(4)利用上述圆柱形玻璃瓶探究猜想②时,需要控制
质量和滑行的速度相同
质量和滑行的速度相同
.请你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大梦远远看见红灯亮起时,就停止了蹬踏,车在自由滑行后,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她又想如果是雨雪天气,滑行距离又会怎样呢?车滑行的距离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此她进行了实验探究.她猜想:①车滑行的距离与车速有关.②车滑行的距离与路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猜想①探究方案:用圆柱形的玻璃瓶模拟车轮滚动,把一个玻璃瓶分别放在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让它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它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次数 h/cm s/cm
1 5 25
2 7 32
3 10 45
(1)大梦停止蹬踏后,自行车由于具有
惯性
惯性
继续向前滑行.
(2)根据实验记录.能得到的结论是
车滑行的距离与车速有关,速度越大,滑行的越远
车滑行的距离与车速有关,速度越大,滑行的越远

(3)根据上述所得结论,写一句交通警示语(要求简明扼要)
不要超速行驶
不要超速行驶

(4)利用上述圆柱形玻璃瓶探究猜想②时,需要控制
车的质量和滑行的速度相同
车的质量和滑行的速度相同

(5)请你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