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析上表数据可知.金属圆柱体的重量是多少?(2)在金属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时.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3)金属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4)金属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浸没在液面下的深度是否有关”.如图所示,他们将一高6cm的金属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多),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深度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拉力,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深度 0 2 4 6 8 10 12
拉力 8.1 7.1 6.1 5.1 5.1 5.1 5.1
①根据实验序号4-7的数据说明浮力与
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②根据以上数据,物体的重力
8.1
8.1
N;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3
3
N.
③小敏实验结束后,发现实验桌上的烧杯中装有半杯透明液体,她想知道是什么液体.经老师的允许后,她将刚才的圆柱体浸没在透明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5N,该液体的密度是
1.2×103
1.2×103
kg/m3
④另外一组的小明发现:将铁片直接放入水中下沉,弯成“铁碗”可浮在水面上.分析得出,铁片受到的浮力
等于
等于
“铁碗”受到的浮力,于是得出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之后,某兴趣小组同学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有哪些规律.如图所示,他们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液体,将一圆柱形金属块竖直浸没在液体中,并将两个数字式压强传感器探头分别紧贴在金属块上下表面,测出两个传感器受到的液体压强(已经消除大气压影响)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再换用其他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已知ρ酒精<ρ),并将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
液体 实验序号 h(厘米) 传感器1(帕) 传感器2(帕)
酒精 1 10 784 1176
2 20 1568 1960
3 30 2352 2744
表二
液体 实验序号 h(厘米) 传感器1(帕) 传感器2(帕)
4 10 980 1470
5 20 1960 2450
6 30 2940 3430
(1)由表一(或表二)数据中传感器受到的压强随h变化的规律,可以确定h的数据为图中标出的
h1
h1
(选填“h1”或“h2”)数据,于是得出结论: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2)由实验序号
1、4
1、4
中的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结论:浸没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上表面或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3)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同一圆柱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深度不同,
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
也不同;
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
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之后,某兴趣小组同学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有哪些规律.如图所示,他们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液体,将一圆柱形金属块竖直浸没在液体中,并将两个数字式压强传感器探头分别紧贴在金属块上下表面,测出两个传感器受到的液体压强(已经消除大气压影响)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再换用其他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已知ρ酒精<ρ),并将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
液体实验序号h(厘米)传感器1(帕)传感器2(帕)
酒精1107841176
22015681960
33023522744
表二
液体实验序号h(厘米)传感器1(帕)传感器2(帕)
4109801470
52019602450
63029403430
(1)由表一(或表二)数据中传感器受到的压强随h变化的规律,可以确定h的数据为图中标出的 ______(选填“h1”或“h2”)数据,于是得出结论:______.
(2)由实验序号 ______中的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结论:浸没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上表面或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3)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同一圆柱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深度不同,______也不同;
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之后,某兴趣小组同学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有哪些规律.如图所示,他们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液体,将一圆柱形金属块竖直浸没在液体中,并将两个数字式压强传感器探头分别紧贴在金属块上下表面,测出两个传感器受到的液体压强(已经消除大气压影响)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再换用其他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已知ρ酒精<ρ),并将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
液体实验序号h(厘米)传感器1(帕)传感器2(帕)
酒精1107841176
22015681960
33023522744
表二
液体实验序号h(厘米)传感器1(帕)传感器2(帕)
4109801470
52019602450
63029403430
(1)由表一(或表二)数据中传感器受到的压强随h变化的规律,可以确定h的数据为图中标出的 ______(选填“h1”或“h2”)数据,于是得出结论:______.
(2)由实验序号 ______中的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结论:浸没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上表面或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3)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同一圆柱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深度不同,______也不同;
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之后,某兴趣小组同学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有哪些规律.如图所示,他们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液体,将一圆柱形金属块竖直浸没在液体中,并将两个数字式压强传感器探头分别紧贴在金属块上下表面,测出两个传感器受到的液体压强(已经消除大气压影响)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再换用其他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已知ρ酒精<ρ),并将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
液体实验序号h(厘米)传感器1(帕)传感器2(帕)
酒精1107841176
22015681960
33023522744
表二
液体实验序号h(厘米)传感器1(帕)传感器2(帕)
4109801470
52019602450
63029403430
(1)由表一(或表二)数据中传感器受到的压强随h变化的规律,可以确定h的数据为图中标出的 ______(选填“h1”或“h2”)数据,于是得出结论:______.
(2)由实验序号 ______中的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结论:浸没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上表面或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3)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同一圆柱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深度不同,______也不同;
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