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βα⊥β.解析:假设①.③.④为条件.即m⊥n.n⊥β.m⊥α成立.如图1―9.过m上一点P作PB∥n.则PB⊥m.PB⊥β.设垂足为B.又设m⊥α的垂足为A.过PA.PB的平面与α.β的交线l交于点C.因为l⊥PA.l⊥PB.所以l⊥平面PAB.得l⊥AC.l⊥BC.∠ACB是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显然∠APB+∠ACB=180°.因为PA⊥PB.所以∠ACB=90°.得α⊥β.由①.③.④推得②成立.反过来.如果②.③.④成立.与上面证法类似可得①成立.评述:本题主要考查线线.线面.面面之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但题型较新颖.主要表现在:题目以立体几何知识为背景.给出了若干材料.要求学生能将其组装成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整体.解题的关键是将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考查知识立足课本.对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等方面要求较高.体现了加强能力考查的方向.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已知集合U={1,2,…,n},n∈N*.设集合A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①A⊆U;
②若x∈A,则2x∉A;
③若x∈CUA,则2x∉CUA.
(1)当n=4时,一个满足条件的集合A是
{2},或{1,4},或{2,3},或{1,3,4}
{2},或{1,4},或{2,3},或{1,3,4}
;(写出一个即可)
(2)当n=7时,满足条件的集合A的个数为
16
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普陀区一模)设点F是抛物L:y2=2px(p>0)的焦点,P1,P2,…,Pn是抛物线L上的n个不同的点n(n≥3,n∈N*).
(1)当p=2时,试写出抛物线L上三点P1、P2、P3的坐标,时期满足|
FP1
|+|
FP2
|+|
FP3
|=6

(2)当n≥3时,若
FP1
+
FP2
+…+
FPn
=
0
,求证:|
FP1
|+|
FP2
|+…+|
FPn
|=np

(3)当n>3时,某同学对(2)的逆命题,即:“若|
FP1
|+| 
FP2
|+…+|  
FPN
|=np
,则
FP1
+
FP2
+…+
FPN
=
0
”开展了研究并发现其为假命题.
请你就此从以下三个研究方向中任选一个开展研究:
1.试构造一个说明该命题确实是假命题的反例;
2.对任意给定的大于3的正整数n,试构造该假命题反例的一般形式,并说明你的理由:
3.如果补充一个条件后能使该命题为真,请写出你认为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并说明加上该条件后,能使该逆命题为真命题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研究并行计算的基本算法时,有以下简单模型问题:
用计算机求n个不同的数v1,v2,…,vn的和
n
i=1
vi=v1+v2+v3+…+vn
.计算开始前,n个数存贮在n台由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中,每台机器存一个数,计算开始后,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每台机器至多到一台其他机器中读数据,并与自己原有数据相加得到新的数据,各台机器可同时完成上述工作.为了用尽可能少的单位时间,使各台机器都得到这n个数的和,需要设计一种读和加的方法.比如n=2时,一个单位时间即可完成计算,方法可用下表表示:
机器号 初始时 第一单位时间 第二单位时间 第三单位时间
被读机号 结  果 被读机号 结  果 被读机号 结  果
1 v1 2 v1+v2        
2 v2 1 v2+v1        
(Ⅰ)当n=4时,至少需要多少个单位时间可完成计算?把你设计的方法填入下表
机器号 初始时 第一单位时间 第二单位时间 第三单位时间
被读机号 结  果 被读机号 结  果 被读机号 结  果
1 v1            
2 v2            
3 v3            
4 v4            
(Ⅱ)当n=128时,要使所有机器都得到
n
i=1
vi
,至少需要多少个单位时间可完成计算?(结论不要求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将含有3n个正整数的集合M分成元素个数相等且两两没有公共元素的三个集合A、B、C,其中A={a1,a2,…,an},B={b1,b2,…,bn},C={c1,c2,…,cn},若A、B、C中的元素满足条件:c1<c2<…<cn,ak+bk=ck,k=1,2,…,n,则称M为“完并集合”.
(1)若M={1,x,3,4,5,6}为“完并集合”,则x的一个可能值为
7,9,11
7,9,11
.(写出一个即可)
(2)对于“完并集合”M={1,2,3,4,5,6,7,8,9,10,11,12},在所有符合条件的集合C中,其元素乘积最小的集合是
{6,10,11,12}
{6,10,1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若一个三角函数y=f(x)在(0,
π2
)内是增函数,又是以π为最小正周期的偶函数,则这样的一个三角函数的解析式为
 
(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即可,不必写上所有可能的形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