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E 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

(1)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直接测量,其测量的仪器叫做__________

(2)下列△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_____________ ____;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___    _____ .

A. 2H2(g)+O2(g)=2H2O(l) ;△H1                           

B.C(s)+1/2O2(g)=CO2(g);△H2

C.CH4(g)+202(g)=C02(g)+2H2O(g) ;△H3     

D.C(s)+02(g)=CO2(g);△H4

E.C6H12O6(s)+1202(g)=6CO2 (g)+6H2O (l) ;△H5

F.NaOH(aq)+HCl(aq)=NaCl(aq)+H2O(l);△H6

G.  2NaOH(aq)+H2SO4(aq)=Na2S04(aq)+2H2O(l);△H7      

H.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8

(3) 甲硅烷是一种无色液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和水。已知室温下10g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446kJ,表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是放热反应,当1molCl2参与反应时释放145kJ的热量,写出这个热化学方程式:                                   

(5)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的热量为Q kJ,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mol/L的KOH溶液100mL,恰好生成正盐。燃烧1mol丁烷放出的热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等.

(1)下列Δ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________;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________.(填ΔH1、ΔH2 和ΔH3等)

A.2H2(g)+O2(g)=2H2O(l)      ΔH1

B.C(s)+1/2O2(g)=CO(g)        ΔH2

C.CH4(g)+2O2(g)=CO2(g)+2H2O(g)      ΔH3;

D.C(s)+O2(g)=CO2(g)        ΔH4

E.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5

F.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6

G.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ΔH7

(2)2.00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99.6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的热量大小为Q,生成的CO2恰好与5 mol/L100mL KOH溶液完全反应.求燃烧1 mol丁烷放出的热量(设其数值为X)                

(4)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低碳生活”已成潮流,清洁能源的开发、煤的综合利用等是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途径。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直接作为能源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已知:①2CH4(g)+3O2(g)=2CO(g)+4H2O(l) △H1= —1214 kJ/mol

②2CO(g)+O2(g)=2CO2(g)                  △H2= —566 kJ/mol

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请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解释甲烷燃烧放出热量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

(1)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直接测量,其测量的仪器叫做________.

(2)下列Δ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________;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________.

A、2H2(g)+O2(g)=2H2O(1);ΔH1

B、C(s)+1/2O2(g)=CO2(g);ΔH2

C、CH4(g)+2O2(g)=CO2(g)+2H2O(g);ΔH3

D、C(s)+O2(g)=CO2(g);ΔH4

E、C6H12O6(s)+12O2(g)=6CO2(g)+6H2O(1);ΔH5

F、NaOH(aq)+HCl(aq)=NaCl(aq)+H2O(1);ΔH6

G、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1);ΔH7

H、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1);ΔH8

(3)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液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已知室温下10 g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446 kJ.表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是放热反应,当1molCl2参与反应时释放145 kJ的热量,写出这个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的热量为Q kJ,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 mol/L的KOH溶液100 mL,恰好生成正盐.燃烧1 mol丁烷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氢、氧、氯、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已知:25℃时KSP(AgCl)=1.6×l0-10     KSP(AgI)=1.5×l0-16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元素,常量元素如氯,微量元素如碘,其在海水中均以化合态存在.在25℃下,向0.1L0.002mol?L-l的NaCl溶液中加入0.1L0.002mol?L-l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产生沉淀的原因是(通过计算回答)
c(Ag+)?c(Cl-)>Ksp(AgCl)
c(Ag+)?c(Cl-)>Ksp(AgCl)
,向反应后的浑浊液中继续加入0.1L0.002mol?L-1的NaI溶液,看到的现象是
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AgCl(s)+I-(aq)=AgI(s)+Cl-(aq)
AgCl(s)+I-(aq)=AgI(s)+Cl-(aq)

(2)过氧化氢的制备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D
D
(填序号).
电解
A.BaO2+H2SO4=BaSO4↓+H2O2
B.2NH4HSO4
 点解 
.
 
(NH42S2O8+H2↑;
(NH42S2O8+2H2O=2NH4HSO4+H2O2
C.CH3CHOHCH3+O2→CH3COCH3+H2O2
D.乙基蒽醌法见图1
(3)某文献报导了不同金属离子及其浓度对双氧水氧化降解海藻酸钠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图3所示.注:以上实验均在温度为20℃、w(H2O2)=0.25%、pH=7.12、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8mg?L-1的条件下进行.图2中曲线a:H2O2;b:H2O2+Cu2+;c:H2O2+Fe2+;d:H2O2+Zn2+;e:H2O2+Mn2+;图3中曲线f:反应时间为1h;g:反应时间为2h;两图中的纵坐标代表海藻酸钠溶液的粘度(海藻酸钠浓度与溶液粘度正相关).
由上述信息可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B
(填序号).
A.锰离子能使该降解反应速率减缓
B.亚铁离子对该降解反应的催化效率比铜离子低
C.海藻酸钠溶液粘度的变化快慢可反映出其降解反应速率的快慢
D.一定条件下,铜离子浓度一定时,反应时间越长,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1)①对硝基苯酚水合物(2C6H5NO3?3H2O)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实验表明,加热至94℃时该晶体失去结晶水,该晶体失去结晶水的过程,破坏的微粒间的主要作用力属于
 

②一种铜与金形成的合金,其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的数目之比为
 

(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①f、g、h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b、c、d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b、c、d分别与a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填写化学式)
②有一种元素x和上表中所列元素k位于同周期、同一族且不相邻的位置,请写出元素x原子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
 
精英家教网
目前,利用金属或合金作为储氢材料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如图是一种La-x合金储氢后的晶胞结构图.该合金储氢后,含有lmol La(镧)的合金中吸附的H2的数目为
 

③科学家把由c、d、e组成的离子化合物ecd 3和e2d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一种白色晶体,该晶体中的阴离子为cd
 
3-
4
,其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该阴离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方式为
 
杂化,阴离子的电子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I卷  选择题(7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C

A

B

B

D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A

D

B

D

C

C

A

 

 

19

20

21

22

23

 

 

 

 

 

B

BD

C

BD

AB

 

 

 

 

 

II卷 非选择题(76分)

三、填空题(26分)

24.(8分)⑴⑥;⑧    ⑵①;②;④      ⑶③;⑤;⑦

25.(18分)(1)Ne、F、F2、Na  (2)NaOH、HClO4、Al(OH)3       (3)HF   (4)Na

四、推断题(18分)

26.(9分)(1)Na    SO3      Na2SO4      (2)Na

Ca

(3)2Na2O2+2H2O=4Na+4OH+O2   ;(4)2SO2+O22SO3 

27.(9分)(1).A:NH4;B:H3O;C :OH;D:H2O ;E:NH3

(2)OH?NH3?H2O,

  OH+NH4=NH3+H2O;  H3O+NH3=NH4+H2O

五、实验题(15分)

28、(15分)(1) C+2H2SO4 (浓)  CO2↑+2SO2↑+2H2O?(2)④②①③

(3)验证证产物中有SO2;将SO2全部氧化吸收;确证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吸收。

(4)无水;水蒸气;由于产物气流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在①、③之前

(5)澄清石灰水;CO2

六、计算题(17分)

29、(5分)10%

30、(12分)

(1)32g

(2)18.3mol/L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