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整理得:an+1-an=an-an-1.对任意n≥2成立.从而{an}是等差数列.评述: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基础知识.数学归纳法及推理论证能力.教材中是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出数列的求和公式.本题逆向思维.由数列的求和公式去推数列的通项公式.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失误的主要原因是知道用数学归纳法证.却不知用数学归纳法证什么.这里需要把数列成等差数列这一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列通项公式是an=a1+(n-1)d这一数学符号语言.证法二需要一定的技巧.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如图,已知曲线C:y=x2(0≤x≤1),O(0,0),Q(1,0),R(1,1).取线段OQ的中点A1,过A1作x轴的垂线交曲线C于P1,过P1作y轴的垂线交RQ于B1,记a1为矩形A1P1B1Q的面积.分别取线段OA1,P1B1的中点A2,A3,过A2,A3分别作x轴的垂线交曲线C于P2,P3,过P2,P3分别作y 轴的垂线交A1P1,RB1于B2,B3,记a2为两个矩形A2P2B2A1与矩形A3P3B3B1的面积之和.以此类推,记an为2n-1个矩形面积之和,从而得数列{an},设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为Sn
(Ⅰ) 求a2与an
(Ⅱ) 求Sn,并证明Sn
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已知曲线C:y=x2(0≤x≤1),O(0,0),Q(1,0),R(1,1).取线段OQ的中点A1,过A1作x轴的垂线交曲线C于P1,过P1作y轴的垂线交RQ于B1,记a1为矩形A1P1B1Q的面积.分别取线段OA1,P1B1的中点A2,A3,过A2,A3分别作x轴的垂线交曲线C于P2,P3,过P2,P3分别作y轴的垂线交A1P1,RB1于B2,B3,记a2为两个矩形A2P2B2 A1与矩形A3P3B3B1的面积之和.以此类推,记an为2n1个矩形面积之和,从而得数列{an},设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为Sn

(I)求a2与an

(Ⅱ)求Sn,并证明Sn

 

查看答案和解析>>

九连环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它环环相扣,趣味无穷.按照某种规则解开九连环,至少需要移动圆环a9次.我们不妨考虑n个圆环的情况,用an表示解下n个圆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用bn表示前(n-1)个圆环都已经解下后,再解第n个圆环所需的次数,按照某种规则可得:a1=1,a2=2,an=an-2+1+bn-1,b1=1,bn=2bn-1+1.
(1)求bn的表达式;
(2)求a9的值,并求出an的表达式;
(3)求证:
1
a1
+
1
a2
+
1
a3
+…+
1
an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某篮球运动员6场比赛得分如下表.(注:第n场比赛得分为an).
n 1 2 3 4 5 6
an 10 12 8 9 11 10
在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时,一部分计算如下算法流程图(其中
.
a
是这6个数据的平均数),则输出的S的值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等比数列{an}及等差数列{bn},其中b1=0,公差d≠0.将这两个数列的对应项相加,得一新数列1,1,2,…,则这个新数列的前10项之和为
978
9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