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图示省区主要农业生产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水热充足.积温较高③交通便利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下面甲.乙两图图幅大小相同.读图完成2l-22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示意我国中部某粮食生产大省的水系和1月份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省(    )

A.温带草原广布

B.地势西高东低

C.河流含沙量小

D.河流结冰期长

该省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

A.旱涝灾害频发 B.地形崎岖不平

C.光照条件不足 D.对外交通不便

“中粮西运”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①有利于遏制水土流失       ②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

③杜绝土地次生盐碱化       ④有利于减缓风沙危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示意我国中部某粮食生产大省的水系和1月份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省(    )

A.温带草原广布

B.地势西高东低

C.河流含沙量小

D.河流结冰期长

2.该省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

A.旱涝灾害频发            B.地形崎岖不平

C.光照条件不足            D.对外交通不便

3.“中粮西运”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①有利于遏制水土流失    ②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

③杜绝土地次生盐碱化    ④有利于减缓风沙危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材料一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l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法》。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决于它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买卖。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2年5月2日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年。法令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l925年11月,苏维埃政权发布的新的法令,放宽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的条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发起土地改革运动,平均分配土地,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不久,多数农民满足于“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图景,生产积极性下降。1952年对山西49村农民的调查,有l0780亩土地被卖出;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农村的调查,有12.52%的农户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祁县的调查,在2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的有20户。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苏维埃政权在农村经济中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分析指出这些措施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其结果如何?

材料三  为了发挥区域优势,趋利避害,发展特色农业,增产增收。新疆地区的农民,充分利用种植瓜果的经验,引进山东蔬菜大棚技术,反季节生产新疆特色瓜果。图为新疆某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改进型大棚。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3)大棚的设计利用了温室效应原理,找出该大棚的改进所利用的地理学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解析图中所示的地理过程。

   (4)近些年,反季节大棚在当地逐渐增多。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材料四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一是大胆探索,努力做好中央精神和当地实际相结合的文章。二是不断深化各项改革,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及时调整生产关系。三是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四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推进农业国际化。五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

   (5)分析山东省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是如何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

材料五  山东30年的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新形势下,山东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山东省正围绕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等问题持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6)依据上述材料,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机制角度,说明我省应如何持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示意我国中部某粮食生产大省的水系和1月份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省

A.温带草原广布B.地势西高东低
C.河流含沙量小D.河流结冰期长
【小题2】该省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水旱灾害频发B.地形崎岖不平
C.光热条件不足D.对外交通不便
【小题3】“中粮西运”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①有利于遏制水土流失
②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
③杜绝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④有利于减缓风沙危害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示意我国中部某粮食生产大省的水系和1月份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1.该省


  1. A.
    温带草原广布
  2. B.
    地势西高东低
  3. C.
    河流含沙量小
  4. D.
    河流结冰期长

2.该省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1. A.
    水旱灾害频发
  2. B.
    地形崎岖不平
  3. C.
    光热条件不足
  4. D.
    对外交通不便

3.“中粮西运”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①有利于遏制水土流失
②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
③杜绝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④有利于减缓风沙危害


  1. A.
    ①③
  2. B.
    ②③
  3. C.
    ②④
  4.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  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A

C

B

A

C

D

B

B

D

A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C

D

D

C

B

A

A

D

C

B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O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BD

CD

BC

AB

BD

AD

CD

CD

AB

A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本大题中的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1.(10分)

    (1)南极大陆(2分)  (2)大陆架(2分)  (3)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2分)

    (4)①(2分)  (5)②③④①(全对2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32.(16分)

    (1)B(2分)  (2)西北风(偏北风)(2分)

    (3)因为台风中心眼区为下沉气流,风速很小,几乎为O;而风眼外围旋涡风雨区风力很大(2分)

    (4)狂风、暴雨、风暴潮(答对三个得2分,一个或两个得1分)

    防御措施:①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②加强台风宣传和台风来临撤退演练,提高人们的防台风意识,确保台风登陆时能迅速

有序地疏散转移;

    ③做好部分生产、生活设施的加固工作;

    ④营造沿海防护林,防御海风、海浪的袭击。

    (每答对一点得2分,满分6分。)

    (5)带来丰富的降水,减轻旱情;  缓解高温酷暑(两点2分)

    33.(14分)

    (1)B D(全对得2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2)太行山(2分)地势第二、三级阶梯(2分)

    (3)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1分)节约资源。(i分)

    (4)①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②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⑧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④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每答对一点得2分,满分6分)

    34.(共14分)

    (1)D(2分)  (2)A B(全对2分,只答一项且答对得1分,其它不得分)

    (3)东南高西北低(2分)  南高北低(2分)

    (4)法国:工农业均发达(2分)  德国:工业比重较大,而农业比重较小(2分)

    (5)法国南部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光照条件好(2分)

    35.(16分)

    (1)北段(青藏高原以北):由南向北降低(1分),主要因为纬度向北增高,(降水量大致

  向北增多)(1分);

    南段(青藏高原以南):由北向南降低(1分),主要因为降水量大致由北向南增加(1分)

    (2)温室效应,全球变暖(2分)

    (3)①该区位于河谷,海拔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②靠近水源,灌溉条件较好③位

  于河谷,土壤较肥沃(每答对一点得2分,满分4分)

    (4)土地(绿}}}{)荒漠化(2分)。

    ①合理用水;  ②解决生活能源问题,禁止过度樵采;

    ③恢复自然植被;④采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固沙;

    ⑤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⑥合理放牧,建设绿洲草场;

    (答对一点得1分,满分4分)

    36.(10分)

    (1)①该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兼备,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

    ②旅游资源质量高,组合状况好,(每点得2分,共4分)

    (2)B C(全选对得2分)

    (3)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容量相适应,要合理控制游客人数与旅游旺季景

  区游客密度;对雪山、森林、石林、湖泊景区开发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引起生态的破坏;道路建设及各种旅游设施建设要注意与环境协调,和谐;要注意做好当地人文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答对一点得2分,满分4分)

    37.(10分)

    (1)任意焚烧;随便丢弃(2分);  焚烧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泻染(1分);随便丢弃,其有害物质可能会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污染(1分);

    (2)B C(全选对得2分)

    (3)手拣分类与磁选(鼓膜)分离(2分)  风力摇床(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