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安徽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9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49~50题。

 

49.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C.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D.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50.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 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 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 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完成1—2题。

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表1中①、②、③、④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表1中①、②、③、④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

表1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耕地

林地

草地

建设用地

其他用地

57.80

37.32

0.76

3.59

0.53

40.96

25.68

0.16

11.60

21.60

30.71

31.15

0.37

31.86

5.91

20.16

50.95

0.56

7.61

20.72

A. ①   B.  ②   C.  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完成4~5题。

1.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2.表1中①、②、③、④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                (     )

 

 

表1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耕地

林地

草地

建设用地

其他用地

57.80

37.32

0.76

3.59

0.53

40.96

25.68

0.16

11.60

21.60

30.71

31.15

0.37

31.86

5.91

20.16

50.95

0.56

7.61

20.72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单项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D

B

C

A

B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A

B

C

A

A

B

A

C

 

双项选择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C

AB

AC

AB

AD

BD

CD

AB

AC

BC

 

综合题

31.(16分)

(1)广东、海南和台湾(2分)   台湾海峡及其以南(或东南沿海)(2分)   北(1分)   浙江(上海)(2分)

(2)浙江(1分);9(2分)

(3)广东(1分);浙江(1分)  BC(2分)

(4)风暴潮来势凶猛,在很短时间内可使海堤决口,海水倒灌侵入城镇乡村,造成房屋倒塌,人畜伤亡;海水淹没农田,污染淡水资源;破坏海水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台风巨浪严重影响海上捕捞和海洋开发,危害渔民和海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风暴潮形成的特殊沉积过程,造成沿海港口的淤积,对海洋运输产生影响; 由于风暴潮使海面水位升高,如果沿海堤围不牢或高度偏低,则会引起海水倒灌灾害,海水倒灌造成的土壤盐渍化也给沿海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后果。(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高于本小题得分,3分)

32.(16分)

(1)A(2分)  该地段是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这里是城市中商业、金融、服务集中,交通线路汇集,街区繁华,人流稠密,文化娱乐设施齐备的城市中心区。(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高于本小题得分,4分)

(2)港口(2分)  科技(2分)

(3)滞后城市化(2分)  城市功能结构单一;旧城区的改造;娱乐、休闲、服务设施的不足(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高于本小题得分,4分)

33.(18分)

(1)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较低。(2分)  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处平原,地形平坦;临近河流,水源充足。(2分)

(2)D(2分)

(3)人口少,村庄规模小,道路为田间的小道且数量少,面积较小的池塘呈半合围状分布于房屋东侧和后侧。(2分)

(4)农田面积不断减少;房屋占用土地不断增加,2000年后出现大量空房;交通建设用地增加,逐步形成网状;池塘由连片的水域逐步为住宅和道路所分割。(3分)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吴楼村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收入增加,不断建设房屋来改善居住条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户籍政策的改变,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导致该村房屋大量空废。(3分)

(5)吴楼村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规模变小;外出打工、经商的人口不断增加。(2分)

(6)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农村居民耕地保护的意识;科学预测村庄未来人口的规模,划定农村居民点的建设范围,有规划地建设住房,节约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加强对村庄建设的合理规划等。(2分)

 

34.(12分)

(1)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3分)

(2)D(3分)

(3)地质结构复杂,建造时常遇到地陷、地下水渗漏等问题;地价高,征地困难,使地铁造价昂贵;工程屏蔽,造成城市交通阻塞(6分)

 

35.(8分)

(1)BCE(2分)  原因:地形由平原向山区过渡,斜坡较多;处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相互作用地区,降水较多;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区;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植被破坏严重,这些都为滑坡和泥石流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2分)

(2)暴(2分)   滑坡一般发生在雨季(1分),滑坡常发区一般为(全年、季节性)降水丰富的地区(1分)。

 

36. (10分)

(1)规律: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或西北与华北地区)。(2分)

   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多大风天气。(2分)

(2)ABE (3分)

(3)加强管理,禁止乱砍、滥挖、滥牧和过度开垦;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合理用水;加强区域合作。(3分)

 

37. (10分)

(1)较快上升     220(200-240之间)   大于 (3分)

(2)ABE (3分)

(3)条件:经济发展快,生活水平高,旅游意愿强。(2分)

     意义:有利国民休闲,促进消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