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实验过程中.当表面红热后.应将酒精灯移开一会儿后再继续加热.其原因是 .(4)反应停止后.要通过装置D锥形瓶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量测定已被氧化的二氧化硫的量时.D中锥形瓶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a.足量澄清石灰水 b.足量小苏打溶液c.足量氯化钡溶液 d.足量硝酸钡溶液在滤出沉淀前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 .(5)若从锥形瓶溶液中得到的沉淀质量为Wg.要测定该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实验时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a.装置F增加的质量(a g) b.装置A中亚硫酸钠减少的质量(b g)c.装置B增加的质量(c g) d.装置E增加的质量(d g) 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中根据2SO2+O2?2SO3;△H=-196.6kJ?mol-1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制备SO3固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不必写具体过程)
 

(2)在A装置中加入Na2SO3固体的同时,还需加几滴水,然后再滴加浓硫酸.加几滴水的作用是
 

(3)小试管C的作用是
 

(4)广口瓶D内盛的试剂是浓硫酸,装置D的三个作用是:
 

 

 

(5)实验中当Cr2O3表面红热时,应将酒精灯移开一会儿再加热,以防温度过高,这样做的原因是
 

(6)装置G的作用是
 

(7)从G装置导出的尾气处理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中根据2SO2+O22SO3;ΔH=-196.6 kJ?mol-1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制备SO3固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不必写具体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装置中加入Na2SO3固体的同时,还需加几滴水,然后再滴加浓硫酸。加几滴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试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广口瓶D内盛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D的三个作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当Cr2O3表面红热时,应将酒精灯移开一会儿再加热,以防温度过高,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装置F中U形管内收集到的物质的颜色、状态是____________。

(7)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G装置导出的尾气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已知硝酸能把铁氧化成Fe(NO33,但当铁过量时,产物是Fe(NO32.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氯气与铁粉反应,当Cl2足量时生成FeCl3,当铁粉过量时产物是FeCl2.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将一根细的纯铁丝分别在足量和少量的Cl2中点燃,取其表面生成物并分别编号为A、B,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A是FeCl3,B是FeCl2
(2)设计实验方案:
分别取A、B的溶液均进行以下实验,但实验现象相同.请填写下表中的相应空格.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    论
分别向A、B溶液中加
KSCN溶液
 
固体物质中有FeCl3
分别向KMnO4溶液中
加适量A、B溶液
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固体物质中不含
 
(3)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Cl2与铁粉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为进一步探究FeCl3溶液的性质,他又利用A溶液做了如下一些实验,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A.将A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该液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向A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铁粉溶解,溶液颜色加深
C.在A溶液中滴加NaOH浓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将A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FeCl3固体
(5)实际应用:
①半导体、多媒体行业要用FeCl3溶液做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请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②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Cu2+和Fe3+的浓度均为0.1mol/L,则溶液中Fe2+的浓度为
 
mol/L,原FeCl3溶液中Fe3+的浓度为
 
mol/L.
③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和药品,简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和Fe2+的实验步骤:
 

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
沉淀完全时的pH
Fe3+ 1.9 3.2
Fe2+ 7.0 9.0
Cu2+ 4.7 6.7
提供的药品:Cl2、浓H2SO4、NaOH溶液、CuO、Cu
④某科研人员发现劣质不锈钢在酸中腐蚀缓慢,但在某些盐溶液中腐蚀现象明显.请从上表提供的药品中选择两种(水可任选),设计最佳实验,验证劣质不锈钢易被腐蚀.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劣质不锈钢腐蚀的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已知硝酸能把铁氧化成Fe(NO33,但当铁过量时,产物是Fe(NO32.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氯气与铁粉反应,当Cl2足量时生成FeCl3,当铁粉过量时产物是FeCl2.为验证此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将一根细的纯铁丝分别在足量和少量的Cl2中点燃,取其表面生成物并分别编号为A、B,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A是FeCl3,B是FeCl2
(2)设计实验方案:分别取A、B的溶液均进行以下实验,但实验现象相同.请填写下表中的相应空格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
分别向A、B溶液中加KSCN溶液______固体物质中FeCl3
分别向KMnO4溶液中加入适量A、B溶液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固体物质中不含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Cl2与铁粉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FeCl3溶液的性质,他又利用A溶液做了如下一些实验,其中明显错误的是______ (填写序号).
A.将A溶液滴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可得到蓝色液体,该液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向A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铁粉溶解,溶液颜色加深
C.在A溶液中滴加NaOH浓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将A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FeCl3固体
(5)FeCl3溶液常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腐蚀后的废液中含有FeCl2、FeCl3、CuCl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两种从废液中回收Cu的方案:
方案1: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所得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即得到铜,该方案中涉及的四种阳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方案2:在废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1,用铜和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当观察到阴极上有少量气泡产生时,即停止电解,这时要回收的Cu已全部析出.该方案中铜作______极,该电极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若有多个电极反应,请全部写出)______.方案2在电极上直接回收铜,操作上比方案1简便,但方案2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已知硝酸能把铁氧化成Fe(NO33,但当铁过量时,产物是Fe(NO32.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氯气与铁粉反应,当Cl2足量时生成FeCl3,当铁粉过量时产物是FeCl2.为验证此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将一根细的纯铁丝分别在足量和少量的Cl2中点燃,取其表面生成物并分别编号为A、B,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A是FeCl3,B是FeCl2
(2)设计实验方案:分别取A、B的溶液均进行以下实验,但实验现象相同.请填写下表中的相应空格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分别向A、B溶液中加KSCN溶液 ______ 固体物质中FeCl3
分别向KMnO4溶液中加入适量A、B溶液 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固体物质中不含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Cl2与铁粉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FeCl3溶液的性质,他又利用A溶液做了如下一些实验,其中明显错误的是______ (填写序号).
A.将A溶液滴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可得到蓝色液体,该液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向A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铁粉溶解,溶液颜色加深
C.在A溶液中滴加NaOH浓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将A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FeCl3固体
(5)FeCl3溶液常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腐蚀后的废液中含有FeCl2、FeCl3、CuCl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两种从废液中回收Cu的方案:
方案1: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所得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即得到铜,该方案中涉及的四种阳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方案2:在废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1,用铜和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当观察到阴极上有少量气泡产生时,即停止电解,这时要回收的Cu已全部析出.该方案中铜作______极,该电极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若有多个电极反应,请全部写出)______.方案2在电极上直接回收铜,操作上比方案1简便,但方案2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D

C

C

D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A

C

C

B

A

D

A

21(5分).   (1) (2分) ①   ④   (每空1分)

 (2)(3分)

 1 Na2Cr2O7+ 6 KI+ 14 HCl→ 2 CrCl3+2 NaCl+ 6 KCl+ 3 I2+ 7   H2O (2)

电子转移(略)  (1分)

22(6分)、(1) Cl2  Ca(OH)2   (2分)

(2)MnO2+4H++2Cl-=Mn2++Cl2+2H2O  (2分)

(3)C+2H2SO4(浓)=CO2+SO2+2H2O  (2分)

23(9分)、(1)A:碳(或C)(1分)  C:钠(或Na)(1分)
(2)   Na2S电子式(略) (1分) 离子键和非极性键(2分)
(3)2CO2+2Na2O2=2Na2CO3+O2  (2分)
(4)Na2O2+S2+2H2O=4OH+S↓+2Na (2分)

24(8分)、KAl(SO42?12H2O   BaSO4  NaAlO2  AlCl3(每空1分,共4分)

(1)(2分)Al3++3H2OA(OH)3+3H+(2)(2分)Al(OH)3+OH-=AlO2-+2H2O

25.(14分)(1)(3分)1:2  (1分) 使氧气过量,提高SO2的转化率(2分)

(2)(3分)该反应是放热的可逆反应,温度过高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的生成,且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3)(3分)向锥形瓶中滴加溶液,直至沉淀量不再增加(或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入溶液,若产生沉淀,继续加入溶液后,重复上述过程至清液中不再产生沉淀)(2分)  c(1分)

(4)(5分) a d (2分) 

26.(8分)(1)①6  ②MgCO3和NaHCO3;KHCO3和CaC03(2)0.200 (每空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