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绝空气. 2.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隔离可燃物.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得出燃烧条件. (四)[教师演示]红磷.白磷燃烧对比实验验证燃烧条件.在一只盛有开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白磷未燃烧,两支硬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红磷.白磷,塞紧橡胶塞.利用水浴将其加热.观察并对比实验现象.红磷没有燃烧而白磷剧烈燃烧.另取一支收集有氧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试管.罩住开水下的白磷.观察.白磷在开水中剧烈燃烧起来.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对比.巩固新知识.进一步得出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之间的关系.用flash课件直观的表示出两者的关系通过“旧曲新唱 的内容.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常见的与燃烧灭火相关的成语.再次理解燃烧条件灭火原理. “釜底抽薪 ――解决问题.不能只考虑表面的问题.要从根本上去解决.化学的意思就是隔离了可燃物.就不再燃烧. “杯水车薪 ――用来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化学的意思就是水太少.不足以降温到柴草的着火点以下.因此火不能熄灭.此外还有“绝薪止火 .“抱薪救火 .“火上浇油 -- (五)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运用 [教师引导过度]燃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然而.一旦燃烧条件运用不当.后果将不堪设想.使学生辨证的认识火.如果空间有限.急剧燃烧还会有更大的危险. [演示实验]教师利用学生组装的仪器演示`模拟爆炸实验’.利用杯口原有的过滤网盛装面粉.点燃蜡烛.罩上饮水杯.鼓入空气.面粉发生爆炸.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爆炸的原因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1分)化学实验、化学符号、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⑴ 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①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②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③ 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⑵ 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 2个铁原子       ② 4个氢分子        ③ 2个碳酸根离子    
④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⑤ 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    
⑶ 从下列灭火的原理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A.隔绝氧气                B.隔绝可燃物            C.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①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②吹灭蜡烛   ③用剪刀剪断燃着蜡烛的烛芯棉线灭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化学实验、化学符号、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⑴ 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①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②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③ 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⑵ 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 2个铁原子       ② 4个氢分子        ③ 2个碳酸根离子    

④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⑤ 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    

⑶ 从下列灭火的原理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A.隔绝氧气                B.隔绝可燃物            C.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①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②吹灭蜡烛   ③用剪刀剪断燃着蜡烛的烛芯棉线灭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五氧化二磷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①a试管中的白磷燃烧;
②烧杯中的白磷、b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

烧杯中的白磷、b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分别是①                      ;  ②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拓展与迁移】
(3)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二氧化碳,从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砖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五氧化二磷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①a试管中的白磷燃烧;
②烧杯中的白磷、b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
烧杯中的白磷、b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分别是①                      ;  ②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拓展与迁移】
(3)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二氧化碳,从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砖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13分)(1)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①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金刚石切割玻璃
石墨作电极
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性
         
          
           
②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有           (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常用于扑灭档案资料、贵重仪器、设备的失火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今年砷中毒事件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砷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一种氧化物俗称砒霜,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砒霜中毒,其化学原理为:+8HCl+4Zn=4ZnCl2+3H2O+2As+H2↑。请在横线上补充完整该化学方程式。
(3)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图一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写下表。
烧杯中的溶质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上图二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     (填编号)。
A.大于40℃     B.小于40℃       C.等于40℃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