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加热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粉末10g与足量氢气充分反应.得到8.4g铜.原混合物中含铜多少克?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Ⅰ实验介绍这一知识.
精英家教网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如图Ⅰ实验中试管口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3)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4)酒精灯火焰处加油铁丝网罩,作用是
 

(5)为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实验.
【装置改进】
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Ⅱ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你认为设计是否更好?
 
(填“是”或“否”);理由是
 

【实验研究】
分别称取2g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实验记录如表:
总质量相同(2g)的木炭与CuO比例不同的实验对比表
比例 1:6 1:7 1:8 1:9 1:10~1:11 1:12 1:13
时间 1'51〃 1'43〃 1'57〃 1'51〃 1'51〃 1'53〃 4'
实验现象 红热,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偶尔红热,气泡较少
实验结果 表层铜珠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黑色木炭粉末,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 反应较完全,生成亮红色网状铜块 部分生成Cu2O 主要产物是Cu2O
由实验数据分析,影响实验的另一因素是
 

从产物分析,该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
 

【讨论交流】
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该注意:
①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均匀受热外,目的
 

②不能把石灰水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反应的充分证据,因为试管中还可能发生反应:
 
(写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关于影响实验的因素,你认为还可以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来解决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组同学对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并设计有关实验方案:
①小刚同学说:“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则盐溶液一定呈中性”.你认为这种推理
 
(填“正确”或“不正确”),你的例证是
 

②小丽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帮小丽测出该土壤样品浸出液的酸碱性(只写出所用试剂的名称即可):①
 
;②
 

如果检测的结果呈酸性,那么要改良此土壤,应该向农田里施加
 

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能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稀盐酸.你的实验方案是(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2)配制溶液:实验中需用50g15%CuSO4溶液.
试计算:需用CuSO4
 
g,水
 
mL.
实验步骤是:计算、
 
 

负责量取溶剂水的小刚为准确量取水量需向实验老师领取的化学仪器有
 

小红去药品柜找不到白色CuSO4粉末,只有蓝色CuSO4晶体(CuSO4?5H2O),她应称取药品
 
g,同时通知小刚取水
 
mL.
(3)在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遇到几个具体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①小红同学在探究完氢氧化钠的性质后,忘了将瓶塞盖上,使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为了检验这瓶溶液是否变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②有两种混合气体A、B,可能分别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它们分别依次通过足量的下表所示物质,试完成下表:
混合气体 澄清的石灰水 浓硫酸 灼热的氧化铜 无水硫酸铜 澄清的石灰水 结  论
A 无现象
 
黑色变红色 白色变蓝色 变浑浊
 
B
 
 
黑色变红色
 
 
CO2、H2
(提示: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4)鉴别溶液中的离子:某溶液中只含有Na2SO4、Na2CO3和NaCl三种物质.欲证明其中SO42-、CO32-、C1-确实存在,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  验  步  骤     实验现象     结    论
1.向盛该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HNO3   有气泡产生   证明有CO32-
2.继续向试管中加足量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有
 
3.过滤,向滤液中加适量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止水夹

 
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Ⅰ实验介绍这一知识。

C+CuO

 

图Ⅱ

 

图Ⅰ

 









澄清石灰水

 

铁丝网

 

澄清石灰水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如图Ⅰ实验中试管口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3)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4)酒精灯火焰处加油铁丝网罩,作用是                                        

(5)为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实验。
【装置改进】
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Ⅱ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你认为设计是否更好?                          (填“是”或“否”);理由
                                                                          
【实验研究】

分别称取2g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实验记录如下表:

总质量相同(2g)的木炭与CuO比例不同的实验对比表

比例

1:6

1:7

1:8

1:9

1:10~1:11

1:12

1:13

时间

1'51〃

1'43〃

1'57〃

1'51〃

1'51〃

1'53〃

4'

实验现象

红热,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偶尔红热,气泡较少

实验结果

表层铜珠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黑色木炭粉末,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

反应较完全,生成亮红色网状铜块

部分生成Cu2O

主要产物是Cu2O

    由实验数据分析,影响实验的另一因素是                                      

从产物分析,该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                                         

【讨论交流】

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该注意:

①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均匀受热外,目的                                

②不能把石灰水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反应的充分证据,因为试管中还可能发生反应:

                                                               (写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关于影响实验的因素,你认为还可以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