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在课本上做习题5.1第1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化学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小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某同学查阅资料知,在常压下,液态氧的沸点-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
(填“高”或“低”),导致
氮气
氮气
先从液态空气蒸发出来.
(2)过一会儿小木条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氧气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氧气支持物质燃烧
氧气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氧气支持物质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32、某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取四根细铁丝,下端拧在一起,插在胶塞中,放在玻璃片上,上端分开成树枝形,将浸有酚酞的棉花团扎在“树枝”上制成“花树”,
在玻璃片上放半小杯浓氨水,罩上大烧杯,过一会儿,会看到棉花团由白色变为
色,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至少两个结论: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我们还可以将棉花上沾的液体改为
石蕊试液
,小烧杯中的液体换成
浓盐酸
同样可以看到变色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了解物质的用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请按下列要求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其编号填空.
①氧气  ②稀硫酸  ③氯化钠  ④碳酸氢铵   ⑤干冰    ⑥生石灰
(1)能支持燃烧的是

(2)用来腌制食品的是

(3)用来除铁锈的是

(4)在农业上做氮肥的是

(5)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6)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42、把金属钠用小刀轻轻切下(黄豆大的)一小块放入盛有蒸馏水(滴了几滴酚酞试液)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跟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和气体(经检验为H2),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做无规则的运动,直至消失,而烧杯中的液体则逐渐变红.
取上述液体少许于试管中,滴入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阅读后请回答:
(1)钠的物理性质:
①硬度:比刀
(填:“大”或“小”),②熔点:

③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④颜色:
银白色

(2)钠跟水起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
2Na+2H2O═2NaOH+H2

(3)试管中生成蓝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SO4+2NaOH═Ca(OH)2↓+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河北区二模)红磷和白磷都属于可燃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燃烧.以下是我们在课堂上做过(或见过)的三个演示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是测定
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的实验.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的目.
(2)实验2是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停止冷却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先膨胀后缩小
先膨胀后缩小

(3)实验3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
温度达到着火点
温度达到着火点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点燃 
.
 
2P2O5
4P+5O2
 点燃 
.
 
2P2O5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D
.(填序号)
A、实验1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或细铁丝   B、实验2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C、实验3中的热水只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D、实验2中瓶内放少量细沙可防止瓶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