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乙酸乙酯:加乙醇和浓硫酸蒸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利用右图的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1)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
冷凝,防倒吸
冷凝,防倒吸

(2)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II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试管Ⅰ中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3mL乙醇、2mL乙酸、1mL18mol?L-1 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5.0
B 3mL乙醇、2mL乙酸 0.1
C 3mL乙醇、2mL乙酸、6mL 3mol?L-1 H2SO4 1.2
D 3mL乙醇、2mL乙酸、盐酸 1.2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
6
6
mL和
6
6
mol?L-1
②分析实验
A
A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③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乙酸、乙醇都易挥发,温度过高可能使乙酸、乙醇大量挥发使产率降低,温度过高可能发生副反应使产率降低
乙酸、乙醇都易挥发,温度过高可能使乙酸、乙醇大量挥发使产率降低,温度过高可能发生副反应使产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利用右图的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1)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

用是:                                                             

(2)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II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试管Ⅰ中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3 mL乙醇、2 mL乙酸、1mL18mol·L1 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5.0

B

3 mL乙醇、2 mL乙酸

0.1

C

3 mL乙醇、2 mL乙酸、6 mL 3mol·L1 H2SO4

1.2

D

3 mL乙醇、2 mL乙酸、盐酸

1.2

 

① 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______mL和__________mol·L1

② 分析实验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③ 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苯甲酸乙酯(C9H10O2)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1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 g苯甲酸、25mL乙醇(过量)、20mL环己烷,以及4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左上图所示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h。反应时环己烷-乙醇-水会形成“共沸物”(沸点62.6℃)蒸馏出来。再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
②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
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呈中性。
④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有机层。加入氯化钙,对粗产品进行蒸馏(装置如图所示)。低温蒸出乙醚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
⑤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mL.
回答下列问题:
⑴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             
⑵步骤②中应控制馏分的温度在       

A.65~70℃B.78~80℃C.85~90℃D.215~220℃
⑶若Na2CO3加入不足,在步骤④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⑷蒸馏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在步骤④中加入氯化钙的作用是       
⑸该实验产品的产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利用右图的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1)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

用是:                                                             

(2)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II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试管Ⅰ中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3 mL乙醇、2 mL乙酸、1mL18mol·L1 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5.0[来源:Z§xx§k.Com]

B[来源:学。科。网]

3 mL乙醇、2 mL乙酸

0.1

C

3 mL乙醇、2 mL乙酸、6 mL 3mol·L1 H2SO4

1.2

D

3 mL乙醇、2 mL乙酸、盐酸

1.2

 

① 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______mL和__________mol·L1

② 分析实验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③ 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利用右图的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1)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

用是:                                                             

(2)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II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试管Ⅰ中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3 mL乙醇、2 mL乙酸、1mL18mol·L1 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5.0

B

3 mL乙醇、2 mL乙酸

0.1

C

3 mL乙醇、2 mL乙酸、6 mL 3mol·L1 H2SO4

1.2

D

3 mL乙醇、2 mL乙酸、盐酸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每题2分,共10分)w.w.w.k.s.5.u.c.o.m

1.D  2.B  3.C  4.D  5.A

二、(每题3分,共36分)   

6.B  7.B  8.A  9.C  10.A  11.D  12.C  13.D  14.C  15.D  16.B  17.A 

三、(每题4分,共20分)

18.B、D  19.B、C  20.A、C  21.A、D  22.B、C

四、(本题共24分)

23.(本题8分,每格1分)(1)1s22s22p3    第2周期ⅣA族

(2)2F2+2H2O→4HF+O2   HF >NH3 

(3)两性   H+AlO2?+H2O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Al(OH)3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Al3+3OH?

(4)非极性    CH4(g)+2O2(g) → CO2(g) +2H2O(l) +890.3kJ

24.(本题8分)

(1)       24e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          (配平2分,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各1分,共4分)

12Cl2+15NH34 N2+ 7 NH4Cl + 17 HCl  

(2)NH3(1分),NH4Cl 和HCl(各1分,共2分)  (3)0.08(1分)

25.(本题8分,除指明外,每格1分)(1)0.05 mol/(L•min) (无单位不得分) > 

(2)1   扩大容器体积(或减小压强)  (3)=  (4)放热 (2分) (5)20~40

五、(本题共24分)

26.(本题10分,除指明外,每格1分)

(1)CN+ClO→CNO+Cl? ,2CNO+6ClO?+8H→N2↑+2CO2↑+3Cl2↑+4H2O

(2)浓硫酸,  除去Cl2 , 吸收CO2 , 防止空气中的CO2、水蒸气进入,干扰实验

(3)偏低,装置中残留有CO2未被完全吸收     (4)80%(2分)

27.(本题14分,除指明外,每格1分)

(1)反应速率突然减小(或铁片表面生成的气泡突然减少)    e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洗涤、烘干(或干燥)       过滤

(3)b、d(各1分,共2分),加快铁片与硫酸的反应速率,Fe和Cu(1分,有缺不得分)

(4)抑制Fe2、NH4水解         (5)避免加热过程中晶体受热分解(或被氧化)

(6)b、d(各1分,共2分)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六、(本题共20分)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w.w.w.k.s.5.u.c.o.m

28.(本题8分,除指明外,每格1分)(1)取代反应,加聚反应 (2)            CH2== CH2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3)CH2== CH―CH2Cl + Br2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分) (4)5 、  

29.(本题12分)(1)1,2―二溴乙烷(1分),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分)

(2)取代反应(1分),NaOH醇溶液、加热(1分)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3)n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分)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4)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H2O2分)

(5)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分) (6)5(2分)

七、(本题共16分)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w.w.w.k.s.5.u.c.o.m

30. (1)1:3 (2分) (2)3.2(2分) (3)6048 (2分)

解:(1)Fe+2HCl→FeCl2+H2↑  n(H2)=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0.005(mol)   ∴  n(Fe)=0.005(mol) 

m(Fe) =0.005×56=0.28(g)   ∴  m(FeS)=1.6?0.28=1.32(g)   n(FeS)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0.015(mol)

∴ n(Fe):n(FeS) = 0.005:0.015= 1:3

(2)300mL溶液种最多溶解H2S:n(H2S) =0.1×0.3=0.03(mol)

∴  n(FeS)= n(H2S)=0.03(mol)   n(Fe)=0.01(mol)

∴  m(Fe)+m(FeS)= 0.01×56+0.03×88=3.2(g)

(3)当a=32g时,n(FeS)=0.3 (mol),n(Fe)=0.1(mol)

若全部反应需盐酸:2×(0.3+0.1) =0.8 (mol) > 2×0.3=0.6(mol)

∴  盐酸不足,以盐酸的量为计算标准

∴  产生的H2、H2S共为:n(气体)=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n(HCl)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0.6=0.3(mol),

其中0.03mol的H2S溶解于溶液

∴  收集到的气体为:0.3?0.03=0.27 (mol)   

V(气体)=0.27×22.4=6.048(L)=6048mL

31.(1)c、d (2分)  (2)①2NO2 + Na2CO3 → NaNO2 + NaNO3 + CO2(1分)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或1.2a≥b、6a≥5b)(2分),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分)③1:5 (3分)

解:(2)②将20%的N2O4看作成2份NO2,即NO2共有0.8a+0.2×2a=1.2a(L)

          若气体恰好被吸收则:1.2a≥b       ∴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生成的产物NaNO2、NaNO3中钠原子与氮原子均为1:1,所以由原子守恒得:

n(Na2CO3)=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n(Na)=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n(N)=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n(NO2)+n(NO)]=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mol)

∴  c(Na2CO3)=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0.2=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mol/L)

③设:2.016 L氮氧化物中含N2O4 x mol、NO2 y mol、NO z mol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x+y+z=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0.09                        解得:  x=0.01(mol)

2x+y+3z=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4  (得失电子守恒)                y=0.05(mol)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x+y+z=0.05×2    (氮原子、钠原子守恒)        z=0.03(mol)

∴  V(N2O4):V(NO2) = n(N2O4):n(NO2) =x:y= 1:5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