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海洋不仅可调节气候.也为国家的商业活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海洋运输的优点是运量大.运费低.特别适合世界范围的长距离运输.海岸线较长.又多良港的国家.可以充分享受到对外贸易和之通的便利.欧洲许多国家的发展.与其近海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 思维拓展: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自然原理的应用与分析能力.读图与空间联系能力.根据具体环境条件对地理事物的综合思维能力.应用的相关知识包括(1)世界各大洲主要河流的流向.水文特征.及其相关的地形.气候的影响.(2)与莱茵河可以相比较的如北美洲的圣劳伦斯河.同样经过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也是流经不同国家的河流.同样注入大西洋.二者有什么相异点.(3)世界上一些内陆国家的地理特征.以及其位置对该国发展带来的影响.(4)河流与流经地区的生产.生活.人文特征.文化发展的关系. 知识点三:世界主要国家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湿地关系国家生态安全

  “从高山到大海,湿地在为我们服务。”我国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丰富的湿地资源是自然界赋予中华民族的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护和合理利用好我国的湿地资源。

  按照世界《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如果不把水稻田湿地包括在内,我国的湿地面积达3 848万公顷。我国湿地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全国共有湿地高等植物2 200多种,湿地野生动物700多种。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护海岸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维持碳循环等巨大的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湿地是地球上淡水的主要蓄积地。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达28 124亿立方米,其中,占淡水资源96%的地表水主要依靠湿地来维持和保存。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353处,30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保护区总面积达5 542万公顷,使40%的天然湿地和33种国家重点珍稀水禽得

到了有效保护。

(1)请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以上表格中的内容和地点,说出我国的湿地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湿地公约》划分的自然湿地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湿地是中华文明的繁衍之地,黄河文明、长江文明都离不开湿地的孕育和滋养。但是我国湿地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我国湿地污染、破坏和被侵占的情形相当严重。目前,我国湖泊已有2/3受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污染,不仅水质恶化,也对湿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危害。

湖北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历史上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全省已有489个天然湖泊消失了。

(2)素称“千湖之省”的湖北省未能有一个地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请你搜集资料,找出原因和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