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2O3 .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 Fe(OH)3 ④是Fe2O3 .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 .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 .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3 Fe2O3 +3H2O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 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 .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28-1 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 猜想中的 ▲ .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 的观点正确.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28-2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Ⅰ 组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 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 g Ⅱ 组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 的总质量为180.0 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3.1 g [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 . (2)应该选择 ▲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 组.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 .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 .理由是 ▲ . [反思评价] 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图28-2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 .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图28-2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1)2Fe(OH)3   
  △  
.
 
  Fe2O3+3H2O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精英家教网
(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如图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如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
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
的总质量为180.0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3.1g
【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2)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图28-2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③是Cu、Fe(OH)3的混合物
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Fe2O3的混合物     ⑥只有Fe(OH)3
资料获悉:(1)2Fe(OH)3
  △  
.
 
Fe2O3+3H2O
(2)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精英家教网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1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2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g
交流讨论:
①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②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③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④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图29-2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请指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图2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
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1)2Fe(OH)3
  △  
.
 
Fe2O3+3H2O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
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来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1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精英家教网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2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
的总质量为180.0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3.1g
交流讨论:
(1)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2)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图36-2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图36-2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  ③只有Fe(OH)3    ④是Fe2O3与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与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与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下面左图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上面右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Ⅰ组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 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 g
Ⅱ组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 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 g
 
【交流讨论】
(1)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2)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上右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上面右图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 、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
④是Fe2O3 、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 、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 、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1)2Fe(OH)3Fe2O3 +3H2O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 、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28-1 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28-2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2)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反思评价】 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图28-2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图28-2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