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有色物质黑色:C.CuO.MnO2.FeO.Fe3O4黄色:Na2O2.S.AgI.AgBr红色:红磷.Cu2O.Cu.NO2.Br23蓝色:Cu(OH)2.CuSO4?5H2O绿色:Cu2(OH)2CO3.CuCl2溶液.Fe2+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有色物质(其组成的元素均属短周期元素),摩尔质量依次增大,它们均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中,只有Y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B、1mol Y或Z与足量水完全反应时,均转移2mol电子C、Z为离子化合物,但含有非极性键,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D、X和Y均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试回答下列问题: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有色物质(其组成的元素均属短周期元素),它们均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请写出A、B、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3NO2+H2O=2HNO3+NO
3NO2+H2O=2HNO3+NO

(2)
Cl2+H2O=HCl+HClO(或用可逆符号)
Cl2+H2O=HCl+HClO(或用可逆符号)

(3)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H2O=4Na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碘(ICl)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能与许多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卤化物,能与水反应等.其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ICl+H2O?HCl+HIO. 下列关于ICl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98K、100kPa时,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1    2H2(g)+O2(g)=2H2O(l)△H2=-571.6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H3=-2599kJ?mol-1,请写出298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molC2H2(g)的热化学方程式
C(s,石墨)+H2(g)=C2H2(g)△H=226.7kJ?mol-1
C(s,石墨)+H2(g)=C2H2(g)△H=226.7kJ?mol-1

(2)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试回答下列问题: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有色物质(其组成的元素均属短周期元素),它们均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请写出A.B.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NO、Cl2+H2O=HCl+HClO、2Na2O2+2H2O=4NaOH+O2
3NO2+H2O=2HNO3+NO、Cl2+H2O=HCl+HClO、2Na2O2+2H2O=4NaOH+O2

(3)写出硫化钠在水溶液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S2-+H2OHS-+OH-
S2-+H2OHS-+OH-
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
NaOH
NaOH

(4)明矾可做净水剂是因为
Al3+水解产生的胶状的Al(OH)3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
Al3+水解产生的胶状的Al(OH)3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H2OAl(OH)3+3H+有无色气体和白色絮状沉淀产生
Al3++3H2OAl(OH)3+3H+有无色气体和白色絮状沉淀产生
;向明矾的水溶液中加入饱和的小苏打溶液,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无色气体和白色絮状沉淀产生
有无色气体和白色絮状沉淀产生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3HCO3-+Al3+=Al(OH)3↓+CO2
3HCO3-+Al3+=Al(OH)3↓+CO2

(5)下列哪些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酸
②④⑤⑥
②④⑤⑥

①醋酸不易腐蚀衣服;
②0.1mol/L的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
③进行中和滴定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溶液比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消耗的NaOH溶液多;
④0.1mol/L的CH3COOH溶液PH约为2.9;
⑤相同体积的PH均等于4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被同一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CH3COOH溶液消耗的NaOH溶液多;
⑥镁粉与一定量稀硫酸反应,如果向其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可以降低反应速率但不改变产生气体的总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9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试回答下列问题: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有色物质(其组成的元素均属短周期元素),

它们均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请写出

A.B.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_____ ______                                    _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