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氯化铵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
(1)实验室通常用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共热制取氨气.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方程式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②浓氨水可以用来检验有毒气体氯气的泄漏,反应式为3Cl2+8NH3=N2+6NH4Cl,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Cl2
Cl2
(填化学式),检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大量白烟产生
有大量白烟产生
,21.3g氯气能氧化氨气
0.2
0.2
mol.
(2)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的舞台幕布难着火,其原因是
B
B
(填字母).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离了部分空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实验室可用NH4Cl溶液与饱和的NaNO2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反应方程式为:NaNO2+NH4Cl
  △  
.
 
NaCl+N2↑+2H2O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
c
c
(填写编号).
a.防止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使饱和NaNO2溶液容易滴下
②加热前必须进行的一个操作步骤是
检查气密性
检查气密性

③收集N2最适宜的方法是
c
c
(填写编号)
a.排空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b.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c.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氨的合成和应用是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以天然气为原料制H2是合成氨的一条重要的路线.甲烷的部分氧化,其反应式如下:
①CH4(g)+1/2O2 (g)=CO (g)+2H2(g)△H1=-35.6kJ?molˉ1
试判断常温下,上述反应能否自发进行______(填“能”或“否”),有研究认为甲烷部分氧化的机理为:
②CH4(g)+2O2 (g)=CO 2(g)+2H2O(g)△H2=-890.3kJ?molˉ1
③CH4(g)+CO2 (g)=2CO (g)+2H2(g)△H3=247.3kJ?molˉ1
试结合反应①,确定下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H值
CH4(g)+H2O (g)=CO (g)+3H2(g)△H=______kJ?molˉ1
(2)恒温下,向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2.6mol H2,反应过程中对NH3的浓度进行检测,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5 10 15 20 25 30
c(NH3)/( mol?Lˉ1 0.08 0.14 0.18 0.20 0.20 0.20

精英家教网
此条件下,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氮气的浓度为______.
(3)希腊亚里斯多德大学的Marmellos和Stoukides用一种特殊的电解方法合成氨.即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到570℃的电解池中,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转化率高达78%.其实验装置如右图.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4)用标准盐酸标定某氨水的浓度时应该选择下列哪种指示剂最好______.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Ⅱ) 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如溶液中某溶质的浓度为:1×10ˉ3mol?Lˉ1,则pC=-lg(1×10ˉ3)=3.某温度下,H2CO3溶液的pC-pH关系如图.

精英家教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pH=2~4时,H2CO3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______;
(2)求此温度下H2CO3 
精英家教网
H++HCO3ˉ 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
(3)能够抵抗外来少量酸碱的影响、保持自身 pH变化不大的溶液,称之为缓冲溶液.如浓度均为0.1mol?Lˉ1的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就是一种缓冲溶液,加入少量酸或碱,由于平衡HCO3ˉ
精英家教网
H++CO32ˉ移动,溶液中H+浓度变化不大.根据上述信息,确定氨水和氯化铵的混和溶液能不能形成缓冲溶液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氨的合成和应用是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以天然气为原料制H2是合成氨的一条重要的路线.甲烷的部分氧化,其反应式如下:
①CH4(g)+1/2O2 (g)=CO (g)+2H2(g)△H1=-35.6kJ?molˉ1
试判断常温下,上述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填“能”或“否”),有研究认为甲烷部分氧化的机理为:
②CH4(g)+2O2 (g)=CO 2(g)+2H2O(g)△H2=-890.3kJ?molˉ1
③CH4(g)+CO2 (g)=2CO (g)+2H2(g)△H3=247.3kJ?molˉ1
试结合反应①,确定下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H值
CH4(g)+H2O (g)=CO (g)+3H2(g)△H=    kJ?molˉ1
(2)恒温下,向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2.6mol H2,反应过程中对NH3的浓度进行检测,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51015202530
c(NH3)/0.080.140.180.200.200.20
此条件下,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氮气的浓度为   
(3)希腊亚里斯多德大学的Marmellos和Stoukides用一种特殊的电解方法合成氨.即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到570℃的电解池中,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转化率高达78%.其实验装置如右图.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4)用标准盐酸标定某氨水的浓度时应该选择下列哪种指示剂最好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Ⅱ) 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如溶液中某溶质的浓度为:1×10ˉ3mol?Lˉ1,则pC=-lg(1×10ˉ3)=3.某温度下,H2CO3溶液的pC-pH关系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pH=2~4时,H2CO3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   
(2)求此温度下H2CO3 H++HCO3ˉ 的电离平衡常数   
(3)能够抵抗外来少量酸碱的影响、保持自身 pH变化不大的溶液,称之为缓冲溶液.如浓度均为0.1mol?Lˉ1的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就是一种缓冲溶液,加入少量酸或碱,由于平衡HCO3ˉH++CO32ˉ移动,溶液中H+浓度变化不大.根据上述信息,确定氨水和氯化铵的混和溶液能不能形成缓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具有氧化性、还原性、不稳定性和弱酸性。

(1)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处理,分离得到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将金属粉末用10% H2O2和3.0mol?L-1 H2SO4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铜的平均溶解速率

(×10-3mol?L-1 ?min-1

7.34

8.01

9.25

7.98

7.24

6.73

5.76

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可以氧化Fe2+;过氧化氢也可以被Fe3+氧化。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2+和H+实际对H2O2的分解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2+和H+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试剂能够证明过氧化氢具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②KI溶液    ③亚硫酸溶液    ④Ba(OH)2溶液

(4)将H2O2溶液逐滴加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消失。甲同学认为是由于H2O2是弱酸性,消耗OH-,而使红色褪去;乙同学认为是由于H2O2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使红色褪去。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甲、乙同学的解释谁正确,简述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s.5.u

查看答案和解析>>

(I)滴定分析法是化学分析法中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
(一)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g/100mL).
A.实验步骤:
(1)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0.00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作指示剂.
(3)读取盛装0.1000mol/L NaOH 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
0.70mL
0.70mL

(4)滴定.当
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时,
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B.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mL)
1 2 3 4
V(样品)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消耗) 15.95 15.00 15.05 14.95
C.数据处理与讨论:
(1)经计算,市售白醋总酸量=
4.5
4.5
g/100mL.
(2)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
a
a
(填写序号).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
(二)用双指示剂法测定纯碱的含量
如图的滴定曲线表示:用0.1000mol/L HCl滴定 20.00ml 0.1000mol/L Na2CO3

①A处选用
酚酞
酚酞
作指示剂比较合适;
②当滴定至混合液pH接近4时,为了防止终点出现过早,减少实验误差,应剧烈摇动溶液或加热一会溶液,冷却后再继续滴定,这样做的理由是:
加快H2CO3的分解,除去溶液中过多的CO2
加快H2CO3的分解,除去溶液中过多的CO2

(II)由于MnO2能作H2O2溶液分解的催化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其他一些金属氧物质是否也可以作H2O2溶液分解的催化剂?探究过程如下.
(1)[猜想]: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或分解很少)
实验二 在装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l2O3,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Al2O3能加快H2O2溶液的分解速率
Al2O3能加快H2O2溶液的分解速率
(3)[结论]:故Al2O3能作H2O2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4)[讨论与反思]: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实验,不能完全证明Al2O3在H2O2溶液分解中起了催化作用.还应补充实验来验证:
上述反应前后Al2O3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上述反应前后Al2O3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5)另外化学兴趣小组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可通过观察反应产生气泡快慢或反应完成的先后或试管壁的冷热程度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
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
,你认为还可以作何改进?
将FeCl3改为Fe2(SO43
将FeCl3改为Fe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