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侯氏制碱法:NH3+H2O+CO2+NaCl=NH4Cl+NaHCO3↓ 2NaHCO3 Na2CO3+H2O+CO2↑(6)硅酸盐工业:①水泥原料-粘土和石灰石.主要成分-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设备-回转窑②玻璃原料-纯碱.石灰石和石英.设备-玻璃熔炉③陶瓷(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非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1?宝鸡一模)[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89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NaCl、CO2、H2O为原料生产Na2CO3,叫索尔维法.其主要步骤是:
(1)在NH3饱和的NaCl液中通入CO2制得的NaHCO3
(2)再将NaHCO3焙烧制得纯碱,CO2循环使用;
(3)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NH2循环使用.
1940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冲破了“索尔维法”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用NaCl固体代替生石灰;加入母液使NH4Cl晶体析出,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
试回答:
(1)向母液通入氨气的目的和作用是
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2)在氨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2的两步反应方程式为
CO2+NH3+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CO2+NH3+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3)不能在NaCl溶液中通入CO2制NaHCO3的原因是
CO2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生成NaHCO3太少不会结晶
CO2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生成NaHCO3太少不会结晶

(4)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的反应方程式是
CaO+H2O=Ca(OH)2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CaO+H2O=Ca(OH)2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5)“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法”相比较其优点是
使NH4Cl析出,可做氮肥;减少无用的CaCl2生成,原料NaCl充分利用
使NH4Cl析出,可做氮肥;减少无用的CaCl2生成,原料NaCl充分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索尔维制碱法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为当时世界各国所采用,后被中国的侯氏制碱法取代.索尔维法的生产流程如下所示:

索尔维法能实现连续生产,但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0%,且副产品CaCl2没有合适的用途,会污染环境.
1940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经过多次试验,弥补了索尔维法的技术缺陷,加以改进,食盐利用率高达96%,得到了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被称为“侯氏制碱法”.此方法的基本原理如下:
①向30~50℃的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至饱和,再通入CO2,从而得到碳酸氢钠沉淀.
②过滤,将滤渣加热而得产品.
③向滤液中加入细食盐末,调节温度为10~15℃,使NH4Cl沉淀,过滤,滤渣为NH4Cl产品,滤液为饱和食盐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向含氨气的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2 时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CO2+NH3+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
CO2+NH3+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

(2)不能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2 制NaHCO3的原因是
H2CO3酸性比盐酸弱,CO2与NaCl不反应
H2CO3酸性比盐酸弱,CO2与NaCl不反应
;也不能采用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2,再通入NH3的方法制NaHC03 的原因是
CO2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生成NaHCO3太少不会结晶析出
CO2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生成NaHCO3太少不会结晶析出

(3)写出在索尔维法生产过程中,生成CaCl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4)在侯氏制碱法中,
二氧化碳和饱和食盐水
二氧化碳和饱和食盐水
(填物质名称)可以循环利用.
(5)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法相比,其优点是
使NH4Cl析出,可做氮肥;减少无用的CaCl2生成,原料NaCl充分利用
使NH4Cl析出,可做氮肥;减少无用的CaCl2生成,原料NaCl充分利用
(任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山东高考冲刺卷)(8分)2007年10月是索尔维制碱法命名140周年纪念,1867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将氨碱法正式命名为索尔维制碱法。该法广泛为世界各国采用,后被中国的侯氏制碱法所取代。索尔维法的生产流程是:

 
 

 

 


索尔维法能实现连续生产,但食盐利用率只有70,且副产品CaCl2没有用途,污染环境。

1940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经过多次实验,冲破了“索尔维法”的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食盐利用率达96,得到了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被称为“侯氏制碱法”。其基本原理是:

①在30℃~50℃的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饱和,再通入CO2得碳酸氢钠沉淀。

②过滤,将滤渣加热而得副产品。

③在滤液中加入细食盐末,在10℃~15℃,使NH4Cl沉淀,过滤,滤液为饱和食盐水。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氨的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2的两步反应方程式:

______                              ___________。

   (2)不能在NaCl溶液中通入CO2制NaHCO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在“侯氏制碱法”中,_______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在“索尔维法”中___________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5)“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索尔维制碱法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为当时世界各国所采用,后被中国的侯氏制碱法取代.索尔维法的生产流程如下所示:

精英家教网

索尔维法能实现连续生产,但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0%,且副产品CaCl2没有合适的用途,会污染环境.
1940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经过多次试验,弥补了索尔维法的技术缺陷,加以改进,食盐利用率高达96%,得到了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被称为“侯氏制碱法”.此方法的基本原理如下:
①向30~50℃的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至饱和,再通入CO2,从而得到碳酸氢钠沉淀.
②过滤,将滤渣加热而得产品.
③向滤液中加入细食盐末,调节温度为10~15℃,使NH4Cl沉淀,过滤,滤渣为NH4Cl产品,滤液为饱和食盐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向含氨气的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2 时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不能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2 制NaHCO3的原因是______;也不能采用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2,再通入NH3的方法制NaHC03 的原因是______.
(3)写出在索尔维法生产过程中,生成CaCl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在侯氏制碱法中,______(填物质名称)可以循环利用.
(5)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法相比,其优点是______(任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89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NaCl、CO2、H2O为原料生产Na2CO3,叫索尔维法.其主要步骤是:(1)在NH3饱和的NaCl液中通入CO2制得的NaHCO3;(2)再将NaHCO3焙烧制得纯碱,CO2循环使用;(3)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NH2循环使用.1940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冲破了“索尔维法”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用NaCl固体代替生石灰;加入母液使NH4CI晶体析出,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试回答:
(1)向母液通入氨气的目的和作用是______.
(2)在氨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2的两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不能在NaC1溶液中通入CO2制NaHCO3的原因是______.
(4)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5)“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法”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