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引入―OH的方法:①与H2O加成,②转化成卤代烃.由卤代烃水解.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I、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发生装置
制氧气H2O2→O2
制氨气NH4Cl→NH3
制氯气HCl→Cl2
(1)上述气体中:从制备过程看,必须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______(填气体的化学式,下同);从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的角度看,明显不同于其他气体的是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根据表中所列实验原理,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将其编号填入上表的空格中.  
(3)若用上述制备O2的装置制备NH3,则选择的试剂为______.
已知: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试写出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的合理结构______
(4)制备Cl2需用8mol?L-1的盐酸100mL,现用12mol?L-1的盐酸来配制.
①需要12mol?L-1的盐酸的体积为______mL(精确到0.1mL)
②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写标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后用玻璃棒引流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cm~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处和标线相平
D.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用另一只手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II、(1)常温下,已知0.1mol?L-1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
写出该酸H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式:______;
(2)t℃时,有pH=2的稀硫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则该温度下(t℃),将100mL 0.1mol?L-1的稀H2SO4溶液与100mL 0.4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pH=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I、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原理 发生装置
制氧气 H2O2→O2
制氨气 NH4Cl→NH3
制氯气 HCl→Cl2
(1)上述气体中:从制备过程看,必须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Cl2
Cl2
(填气体的化学式,下同);从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的角度看,明显不同于其他气体的是
NH3
NH3
,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Ca(OH)2+2NH4Cl
  △  
.
 
CaCl2+2NH3↑+2H2O
Ca(OH)2+2NH4Cl
  △  
.
 
CaCl2+2NH3↑+2H2O

(2)根据表中所列实验原理,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将其编号填入上表的空格中.    
(3)若用上述制备O2的装置制备NH3,则选择的试剂为
浓氨水和氢氧化钠(或生石灰或碱石灰)
浓氨水和氢氧化钠(或生石灰或碱石灰)

已知: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试写出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的合理结构

(4)制备Cl2需用8mol?L-1的盐酸100mL,现用12mol?L-1的盐酸来配制.
①需要12mol?L-1的盐酸的体积为
66.7
66.7
mL(精确到0.1mL)
②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BC
BC
(填写标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后用玻璃棒引流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cm~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处和标线相平
D.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用另一只手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II、(1)常温下,已知0.1mol?L-1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
写出该酸H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式:
HA+OH-═A-+H2O
HA+OH-═A-+H2O

(2)t℃时,有pH=2的稀硫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则该温度下(t℃),将100mL 0.1mol?L-1的稀H2SO4溶液与100mL 0.4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pH=
12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莱芜一模)“低碳循环”已引起各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和有效地开发利用CO2正成为化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1)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如下氧化法提纯,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5
 C+
4
4
 KMnO4+
6
6
 H2SO4
5
5
CO2↑+
4
4
MnSO4+
2
2
K2SO4+
6
6
H2O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 H2O H2 CO
1 650 4 2 1.6 2.4 6
2 900 2 1 0.4 1.6 3
3 900 a b c d t
①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
0.17
0.17

②实验3中,若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则a/b 的值
小于1
小于1
(填具体值或取值范围).
③实验4,若900℃时,在此容器中加入CO、H2O、CO2、H2均为1mol,则此时
V
V(填“<”,“>”,“=”).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
②2CO (g)+O2(g)=2CO2(g)△H=-566.0kJ/mol
③H2O(g)=H2O(l)△H=-44.0kJ/mo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CH3OH(l)+O2(g)=CO (g)+2H2O(l)△H=-442.8KJ/mol
CH3OH(l)+O2(g)=CO (g)+2H2O(l)△H=-442.8KJ/mol

(4)已知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草酸氢钠(NaHC2O4)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mL 0.01mol?L-1 H2C2O4溶液中滴加10mL 0.01
mol?L-1 NaOH溶液时,比较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c(Na+)>c(HC2O4-)>c(H+)>c(C2O42-)>c(OH-
c(Na+)>c(HC2O4-)>c(H+)>c(C2O42-)>c(OH-

(5)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1×10-4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1.12×10-4
1.12×10-4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清远模拟)Fridel-Crafts反应是向苯环上引入烷基最重要的方法,在合成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该反应可以简单表示如下:ArH+RX
无水AlCl3
ArR+HX;△H<0(Ar表示苯基).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先利用叔丁醇与盐酸反应制得叔丁基氯(沸点50.7℃),再利用Fridel-Crafts反应原理制备对叔丁基苯酚(熔点99℃).反应流程及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本实验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CH33COH+HCl→(CH33CCl+H2O
(CH33COH+HCl→(CH33CCl+H2O
+(CH33CCl
无水AlCl3
+HCl
+(CH33CCl
无水AlCl3
+HCl

(2)有机层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及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可能是:
除去叔丁基氯粗产物中的HCl
除去叔丁基氯粗产物中的HCl
.通过
蒸馏
蒸馏
操作可将叔丁基氯粗产物转化为较为纯净的叔丁基氯.
(3)若去掉该制备装置中的氯化钙干燥管,有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是(用化学方程式并配合文字说明):
AlCl3+3H2O=Al(OH)3+3HCl↑,催化剂三氯化铝水解变质
AlCl3+3H2O=Al(OH)3+3HCl↑,催化剂三氯化铝水解变质

(4)叔丁基氯与苯酚反应时适当控制温度是很重要的.若反应过程中温度过高应用冷水浴冷却,否则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是:
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且生成大量的HCl气体,若不及时冷却,叔丁基氯的蒸气易逸出而影响产率
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且生成大量的HCl气体,若不及时冷却,叔丁基氯的蒸气易逸出而影响产率

(5)常温下叔丁基氯易于发生消去反应故实验中所用的必须现用现配,试写出叔丁基氯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3CCl→CH2=C(CH32+HCl↑
(CH33CCl→CH2=C(CH32+HCl↑

(6)有时候最终产品对叔丁基苯酚不是白色而呈现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一部分苯酚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一部分苯酚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欲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2)①如图1是进行氨气喷泉实验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操作步骤是
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加入烧瓶,然后打开止水夹K
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加入烧瓶,然后打开止水夹K

②氨气使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 表示)
NH3+H2O?NH3?H2O?NH4++OH-
NH3+H2O?NH3?H2O?NH4++OH-

(3)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
①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无污染.请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uO+2NH3
  △  
.
 
3Cu+N2+3H2O
3CuO+2NH3
  △  
.
 
3Cu+N2+3H2O

②碱石灰的作用是
吸收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防止干扰产物水的测定
吸收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防止干扰产物水的测定

③整套装置在方框处应添加一种装置后,此实验设计才较完善,请在方框中补画出E装置图(要求 注明装置中所加试剂名称)

Ⅱ.3.2g Cu与30mL,8mol/L过量HNO3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NO2,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a mol,则:①此时溶液中所含的NO3-
0.1+a
0.1+a
mol.
②所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0.02-0.5a)×22.4
(0.02-0.5a)×22.4
 L.(以上结果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Ⅲ.某黑色固体甲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知道: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1)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S+3O2
 高温 
.
 
2CuO+2SO2
2CuS+3O2
 高温 
.
 
2CuO+2SO2

(2)关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BCD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
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D.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