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产中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不断地补充空气使NO多次被氧化成NO2.被水吸收.最后比较完全转化HNO3.因此.第三步反应在考虑到循环反应后可用下式表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7?淄博三模)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生产制取HNO3,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其中a为一个可持续鼓入空气的橡皮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
 △ 
.
 
2NH3↑+CaCl2+2H2O
2NH4Cl+Ca(OH)2
 △ 
.
 
2NH3↑+CaCl2+2H2O

(2)已知1mol NO2与液态水反应生成HNO3溶液和NO气体放出热量46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NO2(g)+H2O(l)═2HNO3(aq)+NO(g)△H=-138kJ?mol-1
3NO2(g)+H2O(l)═2HNO3(aq)+NO(g)△H=-138kJ?mol-1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欲要提高NO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D
AD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3)实验结束后,关闭止水夹b、c,将装置D,浸入冰水中,现象是
颜色变浅
颜色变浅

(4)装置C中浓H2SO4的作用是
吸收多余的NH3
吸收多余的NH3

(5)请你帮助该化学小组设计实验室制取NH3的另一方案
加热浓氨水制取NH3
加热浓氨水制取NH3

(6)干燥管中的碱石灰用于干燥NH3,某同学思考是否可用无水氯化钙代替碱石灰,并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仪器固定装置省略未画)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烧瓶收集满干燥的氨气,立即塞上如图所示的橡胶塞.
②正立烧瓶,使无水氯化钙固体滑入烧瓶底部,摇动,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气球膨胀
气球膨胀
,由此,该同学得出结论:不能用CaCl2代替碱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通常用无水硫酸铜检验少量水的存在.由于无水硫酸铜吸湿性很强,需要现制现用.
方法甲:取2药匙细小的硫酸铜晶体置于
研钵
研钵
中研碎后放入坩埚,将坩埚放在
泥三角
泥三角
上用小火慢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最后将坩埚移入
干燥器
干燥器
中进行冷却(请选用合适仪器或设备填空:表面皿、研钵、烧杯、通风橱、试管夹、干燥器、泥三角).
方法乙:取2药匙研碎的硫酸铜晶体于小烧杯中,加入20ml浓硫酸(质量分数不低于98%),并用玻璃棒搅拌,静置5min后倾去浓硫酸,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倒在滤纸上晾干.
交流与讨论:
(1)方法甲中,加热温度稍高时会出现变黑现象,原因是
CuSO4?5H2O
  △  
.
 
CuO+SO3+5H2O或CuSO4?5H2O
  △  
.
 
CuO+H2SO4+4H2O
CuSO4?5H2O
  △  
.
 
CuO+SO3+5H2O或CuSO4?5H2O
  △  
.
 
CuO+H2SO4+4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方法乙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吸水剂
吸水剂
,为了不浪费药品,对无水乙醇洗涤液进行再生的方法是
加CaO后蒸馏
加CaO后蒸馏
,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蒸馏烧瓶、温度计、承接管(牛角管)、锥形瓶
酒精灯、冷凝管
酒精灯、冷凝管
等;
(3)用制得的无水硫酸铜检验某双氧水中是否含水时,除了发现固体变蓝外,还发现该双氧水中有气泡产生,对此你有何猜想
铜离子(或硫酸铜)对双氧水分解有催化作用
铜离子(或硫酸铜)对双氧水分解有催化作用

(4)目前工业上正积极探索用浓HNO3作氧化剂,用Cu与浓H2SO4、浓HNO3反应,采取间歇加热、逐渐加入浓HNO3的方法来制备CuSO4?5H2O 的新工艺.模拟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问题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内装的液体是
浓硝酸
浓硝酸
;反应结束时,获取CuSO4?5H2O的操作过程是先
先撤去导管
先撤去导管
,后
停止加热
停止加热
;趁热将三颈瓶中的液体倒入烧杯中冷却,析出晶体CuSO4?5H2O,过滤、晾干;
问题二工业上用石灰乳吸收尾气,除了防止环境污染外,还能得到了有经济实用价值的副产品----亚硝酸钙.尾气吸收生成亚硝酸钙的化学方程式是:
NO2+NO+Ca(OH)2=Ca(NO22+H2O 或4NO2+2Ca(OH)2=Ca(NO32+Ca(NO22+2H2O
NO2+NO+Ca(OH)2=Ca(NO22+H2O 或4NO2+2Ca(OH)2=Ca(NO32+Ca(NO22+2H2O

问题三将石灰乳稀释,可得到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与CO2相遇能够产生白色沉淀.某同学想用如图所示装置以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教师指出制取等量的气体,该装置需要太多的盐酸,造成浪费.该同学对该装置某部位加了一个小试管,解决了这个问题.请你把改进画在图中合适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湘潭三模)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图甲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

(1)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的作用是
防止SO2扩散而造成污染气体
防止SO2扩散而造成污染气体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填字母)
d
d

a.NaOH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
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
长颈漏斗导管中液柱升高
长颈漏斗导管中液柱升高

(3)铜不能与稀硫酸直接反应得到硫酸铜,但可用下面方法制取:将适量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制得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乙图1、2所示).
①将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Cu+8H++2NO3-=3Cu2++2NO↑+4H2O
3Cu+8H++2NO3-=3Cu2++2NO↑+4H2O

②已知NO不能被NaOH溶液直接吸收,但已知有如下两个反应:
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图2是图1的改进装置,其优点除可以防止倒吸外还有:
促进氮的氧化物被充分吸收
促进氮的氧化物被充分吸收

(3)如果用1molCu来制取1molCuSO4,则所需12mol/L的硝酸体积为
55.6
55.6
mL,(假设HNO3的还原产物全为NO),若所得尾气恰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需通入空气的体积为
18.7L
18.7L
.(假设实验体积为标准状况下测定,并忽略装置中原有空气的影响,以上数据均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亚硝酸钠广泛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在建筑行业用作防冻剂,在食品工业作防腐剂和增色剂,它是一种潜在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产生危害,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NaCl相似,曾多次发生被当食盐误食的事件。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查阅资料: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NO2能被很多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如在酸性溶液中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HNO2在酸性溶液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I氧化成I2

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白色化合物。

1)写出C中制备亚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D装置的作用是???????

3)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排除干扰甲同学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________(写名称)。

4)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 ????????????? ?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Fe3+还原为Fe2+????????????? ????????????? ????????????? ? D.亚硝酸盐被还原

5)能用来鉴别NaNO2NaCl的方法是?????????

A .测溶液pH

B.加酸法

CAgNO3HNO3两种试剂法??

D.加KI淀粉(酸性)法

E.以上四种方法都可

6)某同学把溴水加到NaNO2溶液观察到溴水褪色,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亚硝酸钠广泛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在建筑行业用作防冻剂,在食品工业作防腐剂和增色剂,它是一种潜在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产生危害,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NaCl相似,曾多次发生被当食盐误食的事件。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NO2能被很多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如在酸性溶液中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③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④HNO2在酸性溶液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I氧化成I2
⑤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白色化合物。
(1)写出C中制备亚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D装置的作用是       
(3)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排除干扰甲同学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________(写名称)。
(4)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亚硝酸盐被还原
(5)能用来鉴别NaNO2和NaCl的方法是         
A .测溶液pH法
B.加酸法
C.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法  
D.加KI淀粉(酸性)法
E.以上四种方法都可
(6)某同学把溴水加到NaNO2溶液观察到溴水褪色,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