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当时.C过量.按②式中的CuO的量计算.生成铜为Ax.剩余C的物质的量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测定有机物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常用燃烧分析法,在750°C左右使有机物在氧气流中全部氧化成CO2和H2O;分别用装有固体NaOH和Mg(ClO42的吸收管吸收CO2和H2O.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取纯净的乙烯,并测定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甲为燃烧管,当乙烯和氧气通过时,由于催化剂的存在而不会发生爆炸,乙烯被氧化成CO2和H2O.请回答下列问题:精英家教网
(1)已知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填写仪器的接口字母):A接D,E接B,C接F,G接H,I接J…则丙装置的作用
 
.丁装置的作用
 
甲装置中CuO的作用是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时应使烧瓶中溶液的温度迅速升至170°C,原因是
 

(4)若测得的比值偏高,导致这种误差的可能的原因是
 

A.乙烯中混有少量的乙醚(C2H5OC2H5
B.乙烯进入燃烧管时,含有少量的水蒸气
C.乙烯中混有少量的CO
D.乙烯进入燃烧管时,含有少量的CO2
(5)若准确称取0.9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戊质量增加1.32g,丁质量增加0.54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固体粉末X由Fe2O3、CuO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下图中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均已检查装置气密性)探究X与过量炭粉发生反应时,除生成CO2外,是否还有其他气体产物。
请回答:    
(1)若按甲→丙→丁的顺序连接装置,则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上图装置代号)装置和试剂需称量,开始反应,气体经充分吸收后,分析数据发现,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大于生成CO2的质量,可能的原因除产生了CO2外的其他气体产物,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   
(2)为使实验测得的数据更能准确说明问题,一些同学按乙→丁→戊的顺序连接装置进行实验,并且加热前先通一会气体M,停止加热后再通一会儿该气体。    
①气体M可能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CO2       b.H2         c.N      d.CO     e.O2    
②停止加热后再通一会气体M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两套装置均存在的同样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如图)将X进行转化(每一步均反应完全)
①生成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固体D投入过量稀硫酸并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加入双氧水,得黄色溶液。 写出当加入双氧水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已知固体X的质量为7.2g反应中AI粉的质量是2.7g,气体B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ml,则固体D的质量是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Li3N固体水解生成氢氧化锂和氨气的反应制氨气,并进行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探究。如下图所示,给出了本实验可供选择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该方法制氨气时,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        (填装置代码,下同)做氨气发生装置。

(2)为检验氨气还原氧化铜反应后生成Cu、H2O、N2,氨气发生装置后应依次连接    → C →              

(3)在C装置前后连接的装置中,填充的药品按前后顺序分别为             

(4)有资料提出:CuO被还原时,当黑色固体完全变为红时,不一定完全转化为Cu,可能还含有Cu2O。已知查阅到一离子反应方程式:Cu2O+2H=Cu2++Cu+H2O。依据该信息,若证明C处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 ,请设计实验:     

(5)实验时充分加热,至C装置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收集的N2体积为a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若用CH4还原同样多CuO,理论上最少需要CH4的体积为(标准状况,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9分)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Li3N固体水解生成氢氧化锂和氨气的反应制氨气,并进行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探究。如下图所示,给出了本实验可供选择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该方法制氨气时,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       (填装置代码,下同)做氨气发生装置。
(2)为检验氨气还原氧化铜反应后生成Cu、H2O、N2,氨气发生装置后应依次连接   → C →            
(3)在C装置前后连接的装置中,填充的药品按前后顺序分别为            
(4)有资料提出:CuO被还原时,当黑色固体完全变为红时,不一定完全转化为Cu,可能还含有Cu2O。已知查阅到一离子反应方程式:Cu2O+2H=Cu2++Cu+H2O。依据该信息,若证明C处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 ,请设计实验:     
(5)实验时充分加热,至C装置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收集的N2体积为a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若用CH4还原同样多CuO,理论上最少需要CH4的体积为(标准状况,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I)按照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拔掉分液漏斗玻璃塞,将A逐滴加入B中.

若A是浓盐酸,B为二氧化锰,当将A滴入B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当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C、D中有红棕色烟,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
(II)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可通过多种途径制取硫酸铜晶体.铜不能与稀硫酸直接反应,本实验中将适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2所示).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2分液漏斗中装的液体是______;
(2)本实验中若硝酸过量,造成的结果是______;
(3)图3是图2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①______,②______;
(4)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
方案1:将铜粉在某仪器中反复灼烧,使铜粉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方案2: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混合物中加入Fe2(SO4)3,即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向其中加物质甲调节pH到3~4,产生Fe(OH)3沉淀,过滤、蒸发、结晶,得硫酸铜晶体,滤渣循环使用〔已知Fe(OH)3和Cu(OH)2完全沉淀时的pH分别为3.7、6.4〕.
①方案1中用于灼烧铜粉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②方案2中甲物质可以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CuO       b.CuCO3 c.CaCO3       d.NaOH
③方案2中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