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因为图中甲地的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发生在北半球,太阳高度始终为22°,为极昼,所以甲地不可能处于低纬度,可排除A.C项,又因为66°34′N虽有极昼发生.但与晨昏线是相切.不可能保证太阳高度始终为22°.也错.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位于我国黄淮海平原的某地,读图完成以下3题。

                   图1           图2

10.图中甲、乙均为河流堆积地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制约图中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地转偏向力

B.甲地为三角洲平原,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山前地区)

C.乙地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是盐碱、旱涝、风沙

D.若该地区地下发现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油井的合适位置是在C处

11.图中地区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A.断裂、褶皱、侵蚀、沉积       B.褶皱、断裂、沉积、侵蚀

C.侵蚀、褶皱、沉积、断裂       D.褶皱、断裂、侵蚀、沉积

12.若图1中在甲地建有一城镇,该城镇的城市的发展规划图如图2所示,图中工业区位是①自来水厂、②食品厂、③电子装配厂、④钢铁厂。图中双虚线1、2表示规划建设的运输铁矿的公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线路1不合理,因为运输线路较长

B.线路2合理,因为其运输线路较短,且经过城区,方便居民出行

C.工业区位只有①自来水厂、②食品厂是合理的

D.工业区位①自来水厂、②食品厂、③电子装配厂、④钢铁厂均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损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

B.因为经济发达,甲地区损失率最大

C.乙地区损失率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灾能力差

D.丙地区损失率较小,其原因是灾害种类单一,强度小

(2)据图1,推测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率最接近图2中的(  )。

图2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盆地:F________,G________。

  河流:H________,I________。

  (2I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

  (3)甲地降水的大气来源于________,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

  (4)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之分,它的________(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成因为________;另一部分盐度较低,成因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盆地:F________,G________。

  河流:H________,I________。

  (2I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

  (3)甲地降水的大气来源于________,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

  (4)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之分,它的________(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成因为________;另一部分盐度较低,成因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