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读某大河河口示意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是我国的 .判断理由是 , (2)若在A.B两处选一处建港口.应选 处较好.理由 (3)某地质勘探队员在C处垂直钻探获得的样本有粘土.砾石.粉砾.砂等沉积物标本.则自地面向下钻.取的样本.其正确的排序应是 . (4)D岛在唐朝初年是刚露出水面的小沙洲.后来因而不断扩大形成岛屿.其最终可能与河流 岸相连.其原因是 . (5)近几十年来.该河下游河道中沙洲面积扩大.数目增多.最终会出现 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应采取的生态工程措施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 “某内流湖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述四十年间该湖泊面积和湖水盐度的变化。

(2) 40多年前, A城市是该湖沿岸一个繁荣的港口,也是著名的渔港,年产鱼量可达2万吨。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A城市逐渐衰落,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分析说明注入该湖泊的河流上游地区大面积垦荒发展灌溉农业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材料1:1978年,黑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高2/3,但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材料2:美国与中国东北部人口迁移示意图

(1)据材料,分别说出美国老年人口和中国东北人口(1985年以后)迁移的影响因素。(3分)

(2)人们习惯上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东北人口的迁移叫做“雁南飞”。分析雁南飞现象 

      对迁入地产生的影响。(3分)

材料3:下面是“美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和2007年该城市四地的“人口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

      下列问题。

(3)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比较合理,试在图中短线上标箭头表示河流的流向。(1分)

(4)若要在该城市布局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请在左图A--E中选择合适的地点,并说明理由。(3分)

(5)2007年该城市的A、B、C、D、E五地中,人口不断减少的是     ,人口增加

    最快的是     ,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     。(3分)

(6)根据材料3,简述该区域城市化的发展特征。(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1)描述图示区城地形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R 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表归纳的R 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R 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虚拟水”概念由英国学者约翰?安东尼?艾伦提出:它指的是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水资源数量,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生产过程消耗水量大的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

材料二: 世界某区域图(见下图,图中虚线表示输水线路示意图)。

材料三: 我国地表水不同水域、不同功能分成五类水体:一类水体为源头水;二类水体为集中生活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三类水体为集中生活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四类水体为工业用水;五类水体为农业用水。1995年我国对135个城市河段的监测表明,北方五类及五类以下河段占据了70%,南方有30%以上河段在此污染等级。

材料四:我国近海污染日益严重,以赤潮为主体,我国最易爆发赤潮的海域:珠江口、长江口(杭州湾)、渤海。

(1)下列关于虚拟水战略的说法,错误的是

A.虚拟水战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B.虚拟水战略就是跨流域调水的规划战略

C.中东、中美洲、中亚等地可通过虚拟水贸易来获得粮食安全

D.缺水国家应尽量限制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2)2007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应对水短缺”。如果材料二所示国家位于东半球,则图中的调水工程是             ,如果该国家位于西半球,则图中的调水工程是            。(东水西调、南水北调、北水南调)

(3)如果材料二中的国家位于东半球,则正常年份甲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原因是                                 

(4)2008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涉水卫生”。从水污染的排放源看,我国的水污染主要来自                                               

(5)简述赤潮发生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生于晚明的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地理学家、文学家,被称为“中华游圣”。他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先河

材料二  图8-1是徐霞客旅游线路示意图。他的游历大致分两个阶段,30岁以前主要在华东地区,50岁以后是西南地区,并完成了他对地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有游记为证:“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外俱绵山亘岭,碧簪玉笋之森罗”;石壁下临重江,裂隙两层,一横者下卧波上,一竖者上穹山巅。卧波上者,下石浮敞台,上石斜骞覆之。”

(1)据材料二和图8-1说出徐霞客的贡献及文中提及的两个地貌景观名称。(6分)

(2)据材料三判断A、B两处哪一个是此类地貌类型,据图说出证据。(6分)

(3)材料四为此类地貌中一种典型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写出该地貌形成过程。(8分)

(4)截止到2011年底,按照国家新扶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为贫困人口,而酉南地区则占我国贫困人口数的40%左右。材料五为我国西南某地农业景观图,这种地理环境可形成一种典型的贫困类型。据材料五为这种贫困类型命名,并据图指出这种贫困产生的原因。(6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