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上述材料与图表.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2)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央推动财政货币政策大转向的依据. 材料二: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图表所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资投1000亿元.这些资金能否管好用好.能否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效益.直接关系到中央政策落实效果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为此.国家及时发出通知.强调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的使用情况必须规范透明.必须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3)作为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监督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行使这些权利有何政治意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5CCADA              6-10CCBDA            11-12DA

13-17BCDCB           18-22CBAAA            23-24DD

25.

(1)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十项措施涉及扩大政府支出、减轻企业税负、金融支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这些政策既有投资拉动、也有消费拉动,从多个方面刺激内需,全方位支持经济增长。(4分)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十项措施切实关注了住房、医疗、教育、社保、收入、灾后重建等民生需求,体现了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承诺,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4分)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项措施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实现了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地区协调的统一,切实做到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重视意识的作用。针对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及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情况,我国主动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应,以提振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保证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6分)

②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主动顺应了国民经济运行固有的周期性波动规律和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趋势,这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4分)

(3)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2分)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3分)也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3分)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促进发展是当今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分)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2分)“双率”下调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生动体现,(2分)既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又充分考虑了各国的利益。(1分)在当今世界市场趋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1分)通过双率现调既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升市场信心,还有助于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平衡全球经济增长,达到了内外兼顾、多方共赢的效果。(4分)

(5)政府要认真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工作。(4分)调整货币政策,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成本;提高出口退税率、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免征出口关税;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结构;稳定人民币汇率;加强信息发布,为国内企业对外出口提供信息引导;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6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