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珠江三角洲及国内一些区域.因空气质量差.灰霾天气严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读下图.回答14-16题. 14.有关广州灰霾天数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1954年至2004年灰霾天数逐年增加 B.改革开放以来.灰霾天数逐年增加 C.灰霾天数达200天以上的年份是1997年 D.连续三年内灰霾天数增加最快的是1991年至1994年 答案 C 15.灰霾的出现天数 ①与区域污染物悬浮细粒子产生量有关 ②与出现连续的静风.逆温等气象条件有关 ③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有关 ④与大气中CO2浓度增大有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16.改善珠江三角洲空气污染状况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和人口规模 B.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削减珠江三角洲燃料的消费总量 C.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公交事业 D.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答案 B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珠江三角洲1984年与2010年城市分布图及材料,并根据有关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1984年与2010年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但近年来该地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发展速度落后于长江三角洲。目前,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1)2010年与1984年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变化的最突出特点是                  。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这种变化可能带来哪些问题。(4分)

(2)城市的发展主要靠工业的带动。外商投资发展的纺织、服装、玩具、电子装配等工业主要分布在农村的乡镇。这种选择对外商的好处有哪些?(4分)

(3)材料二中提到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弱化”是指                             

      。(2分)

与之相比长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板块——环渤海经济圈目前已呼之而出。阅读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也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区。在环渤海地区5800千米的海岸线上,20个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型企业密集、60多个港口星罗棋布。

处于日渐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的环渤海经济圈,不但在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格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国际经济分工协作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材料二 渤海沿岸地区示意图。

(1)图中A地区是我国         半岛上的        工业区,该地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2)城市C濒临        海域,它可依靠优越的              条件来发展经济。

(3)近年来,摩托罗拉等手机生产企业进驻B地,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至少写两点)

(4)图中D作为我国重要的天然良港,其出口物资主要是      ,主要出口对象是

      (国家)。

(5)从地理学科的角度,简要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区位优势(写三点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珠江三角洲1984年与2010年城市分布图及材料,并根据有关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1984年与2010年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但近年来该地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发展速度落后于长江三角洲。目前,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1)2010年与1984年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变化的最突出特点是                  。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这种变化可能带来哪些问题。(4分)

(2)城市的发展主要靠工业的带动。外商投资发展的纺织、服装、玩具、电子装配等工业主要分布在农村的乡镇。这种选择对外商的好处有哪些?(4分)

  

(3)材料二中提到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弱化”是指                             

                                                                  。(2分)

与之相比长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_______农业。这里多数地区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______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2)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  )

A.肥沃的土壤     B.低洼的地势

C.发达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3)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___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工业。

(4)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双选)(  )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5)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_____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其以________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6)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双选)(  )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8)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______和_______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________农业。这里多数地区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___________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2)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_________(单项选择,填字母)
A.肥沃的土壤B.低洼的地势C.发达的科技D.便捷的交通
(3)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___工业。
(4)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多项选择,填字母)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B.丰富的矿产资源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5)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________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________业部门最为突出。
(6)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_________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_________(多项选择,填字母)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C.劳动力素质较低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8)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和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至少答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至少答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