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 (4)井灌井排 土体脱盐 第2课时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考点一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强化专练 1.南方丘陵区与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相比 ( ) ①水热资源明显优于其他两区 ②土地条件明显优于其他两区 ③农业所利用的生物品种丰富多样 ④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考点二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强化专练 2.下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 .据图判断题. (1)该区可能位于 ( ) A.两广丘陵 B.山东丘陵 C.辽东丘陵 D.太行山区 (2)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 (3)本区的经济发展.可以考虑 ( ) A.大量出售木材 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生产 C.适当发展一次性竹筷生产 D.全部改为梯田种稻 (4)如按可持续发展考虑.该山丘旁边最好有一个 ( ) A.家具厂 B.水塘 C.化工厂 D.食品厂 答案 C (4)B 命题视角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及区域发展 [例]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 .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富 .而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 .回答题. (1)江南丘陵的范围是 ( ) 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2)江南丘陵范围内的名山有 ( ) A.庐山与恒山 B.泰山与黄山 C.衡山与井冈山 D.峨眉山与武夷山 (3)目前.江南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有 ( ) ①大力改良红壤 ②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③应用大型农业机械 ④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变式演练 读“某农业低产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 .回答题. (1)图中阴影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 )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 A (2)下列措施有利于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B.发展“立体农业 C.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大力发展经济林木--苹果 答案 B (3)图示地区在发展中与和谐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 ( ) A.开发山区生态旅游资源 B.开发山区煤矿.弥补农村燃料不足 C.持续开展计划生育措施 D.积极开发山区小水电 答案 B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基本上是 ( )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答案 A 2.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 D.耕作粗放 答案 C 3.该地区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 ) A.建小水电站 B.开采小煤窑 C.钻小气井 D.上山砍柴 答案 A 4.读“我国局部地区图 和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图示地区甲.乙两河流域“水多.水少.水脏.水浑 四大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多.水少 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浑 则与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 据统计.图中A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64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A省的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较多.据不完全统计.A省现有坡耕地814万亩.其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有178万亩. (1)A省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其南部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属于 .简述该农 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2)甲.乙两河流域是我国旱涝灾害的多发地区.试分析甲.乙两河流域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试说明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答案 (1)水稻种植业 生产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等. (2)气候因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活动强弱的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夏季风活动较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在甲.乙两河流域滞留时间较长.降水量大.常形成涝灾,夏季风活动较强的年份.锋面雨在甲.乙两河流域滞留时间较短.降水量小.常出现旱灾.地形原因:地处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地形:丘陵山地地形.地势起伏较大.降水: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大.植被:自然植被遭到破坏.覆盖率降低.地表裸露. 第3课时 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 考点一 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 强化专练 1.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热量 C.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最大的生产基地 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产有利 答案 BD 考点二 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强化专练 2.黑土和沼泽土是东北地区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但是在东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它们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此.做好黑土和沼泽土整治工作.关系到东北地区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黑土的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建设商品粮基地.以保持黑土较高的肥力 B.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以提高土壤肥力 C.注意土壤培肥.以避免土壤冲刷 D.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答案 D (2)导致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 A.燃烧煤.石油.排放CO2 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 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 D.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 答案 C 考点三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强化专练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 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按资源性质分类它属于 资源. (2)图中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3)东北地区此类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重点是 .实施的方针是 . (4)东北地区以该类资源为生产对象的工业称为 .它包括 和 . 目前产值比重较大的是 .尤其是以 为主. 答案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滥伐森林 (3)从以原木生产为中心转移到以营林为基础.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方向上来 保护.恢复和发展并重 (4)森林工业 木材采运业 木材加工业 木材采运业 锯材加工 命题视角 东北平原粮食基地建设及区域特征 [例]下图表示甲.乙两地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甲地为中亚某地,乙地为我国吉林省某地.下表为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表.回答下列问题. 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单位:1 000hm2) 年份 稻谷 小麦 玉米 合计 2001 686.9 53.8 2 609.5 3 350.2 2003 541.0 22.1 2 627.2 3 190.3 2004 600.1 11.4 2 901.5 3 513.0 2005 654.0 9.5 2 775.2 3 438.7 (1)甲地属于 气候.对种植玉米不利的气候条件是 .适宜发展的农业为 .乙地属于 气候.对种植玉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中国的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的 平原. (2)表中四年数据表明.稻谷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是 .若以每年三种谷物种植总面积为100%计算.则玉米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最高达 .2005年小麦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为 . 答案 (1)温带大陆性 降水少 畜牧业 温带季风 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有利于玉米生长 松嫩 (2)先降后升 82.6% 0.28% 变式演练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一曲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完成题. (1)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 ) ①土地资源优势 ②森林资源优势 ③矿产资源优势 ④地理区位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 ( ) ①耕地总面积.人均面积.每一农业劳力担负耕地面积都较多 ②宜农荒地全国最多.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较大 ③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 ④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东北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上的显著特征是 ( )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宜农荒地最多 ③土壤肥沃 ④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黄淮黄平原某地土壤0-40cm深度含盐量的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地水盐运动的特点是

A.春秋返盐、夏季淋盐B.冬夏淋盐,春秋返盐
C.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成正相关D.随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不明显
【小题2】图中1月土壤含盐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水位高B.降水量大
C.蒸发量小 D.地表植物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黄淮黄平原某地土壤0-40cm深度含盐量的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水盐运动的特点是

A.春秋返盐、夏季淋盐             

B.冬夏淋盐,春秋返盐

C.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成正相关     

D.随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不明显

2.图中1月土壤含盐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水位高                     B.降水量大         

C.蒸发量小                       D.地表植物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黄淮黄平原某地土壤0-40cm深度含盐量的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该地水盐运动的特点是

A.春秋返盐、夏季淋盐              B.冬夏淋盐,春秋返盐

C.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成正相关      D.随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不明显

2.图中1月土壤含盐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水位高                     B.降水量大

C.蒸发量小                       D.地表植物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黄淮黄平原某地土壤0-40cm深度含盐量的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水盐运动的特点是

A.春秋返盐、夏季淋盐             

B.冬夏淋盐,春秋返盐

C.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成正相关     

D.随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不明显

2.图中1月土壤含盐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水位高                     B.降水量大         

C.蒸发量小                       D.地表植物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黄淮海平原某地土壤0~40厘米深度含盐量的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该地水盐运动的特点是                                                                   (    )

      A.春秋返盐,夏季淋盐                         

       B.冬夏淋盐,春秋返盐

      C.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呈正相关           

       D.随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不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