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为2000千克的均匀横梁,架在相距8米的东.西墙上.一质量为3200千克的天车停在横梁上距东墙3米处.当天车下端未悬吊重物时,东墙承受的压力为 牛顿;当天车吊着一质量为1600千克的重物使它以4.9米/秒2的加速度上升时,东墙承受的压力比原来增大 牛顿.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体积保持不变时,其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用分子运动论来解释,当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因此:1. ;2. ,从而导致压强增大. (3)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直流电源的电压为U=18伏特,电容器A和B的电容分别为CA=20微法和CB=10微法.开始时,单刀双掷开关K是断开的,A和B都不带电. (1)把K扳到位置1,A的带电量QA= 库仑; (2)然后把K从位置1换接到位置2,则B的带电量QB= 库仑; (3)再把K扳到位置1,使A充电,然后把K换接到位置2,则B的带电量变为QB= 库仑. (4)两个相同的声源S1和S2相距10米.频率为1700赫兹.振动位相相同.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所以由S1和S2发出的声波在空气中的的波长是 米.图中Q是S1S2的中点.OQ是的S1S2中垂线.长度=400米.OP平行于S1S2.长度.长度=16米.由于两列声波干涉的结果.在O点声波振动将 .并且在O.P之间的线段上会出现 个振动最弱的位置. (5)飞机从一地起飞,到另一地降落.如果飞机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作图时规定飞机向上运动时vy为正),则在飞行过程中,飞机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米;在t=2200秒到t=2400秒一段时间内,它在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ay为 米/秒2.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对于固体和液体来说,其内部分子可看作是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的球体.已知汞的摩尔质量为200.5×10-3kg/mol,密度为13.6×103kg/m3,阿伏加德罗常量为6.0×1023mol-1,则汞原子的直径与以下数值中最接近的是(  )
A、1×10-9mB、2×10-10mC、4×10-10mD、5×10-10mE、6×10-1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实验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用天平测量重物的质量m。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接通电源和松开纸带的顺序应该是,先_______________。

(2)供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          .               

A.质量为100 g的木球                    B.质量为10 g的砝码

C.质量为200 g的钩码                    D.质量为10 g的塑料球

(3)使用质量为m的重物和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选定的纸带上依次取计数点如图所示,纸带上所打的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那么纸带的       端(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设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且O为打下的第一个点。当打点计时器打点“3”时,物体的动能表达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实验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用天平测量重物的质量m。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接通电源和松开纸带的顺序应该是,先_______________。
(2)供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          .               

A.质量为100 g的木球B.质量为10 g的砝码
C.质量为200 g的钩码D.质量为10 g的塑料球

(3)使用质量为m的重物和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选定的纸带上依次取计数点如图所示,纸带上所打的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那么纸带的       端(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设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且O为打下的第一个点。当打点计时器打点“3”时,物体的动能表达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2)若供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则应选择           .               

A.质量为100 g的木球B.质量为10 g的砝码
C.质量为200 g的钩码D.质量为10 g的塑料球
(3)使用质量为m的重锤和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选定的纸带上依次取计数点如图所示,纸带上所打的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那么纸带的       端与重物相连.设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且O为打下的第一个点。当打点计时器打点“3”时,物体的动能表达式为           ,若以重物的运动起点O为参考点,当打第点“3”时物体的机械能表达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连接好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

②将质量为200 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

③在质量为10 g、30 g、50 g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 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

④释放小车,打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1)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

①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 cm.

②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00 m/s.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

力,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________J.

(2)此次实验探究结果,他没能得到“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

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各种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

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助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