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由∠ADC=120°.可得∠C=∠ABC=60°.从而得到∠ADB=30°.∴BD⊥DC.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自主阅读:如图1,AD∥BC,连接AB、AC、BD、CD,则S△ABC=S△BCD
证明:分别过点A和D,作AF⊥BC,DE⊥BC
由AD∥BC,可得AF=DE.
又因为S△ABC=
1
2
×BC×AF,S△BCD=
1
2
×
BC×DE
所以S△ABC=S△BCD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像图1这样,
同底等高的两三角形面积相等
同底等高的两三角形面积相等

(2)结论证明:如果一条直线(线段)把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我们把这条直线(线段)称为这个平面图形的一条面积等分线(段),如,平行四变形的一条对角线就是平形四边形的一条面积等分线段.
①如图2,梯形ABCD中AB∥DC,连接AC,过点B作BE∥AC,交DC延长线于点E,连接点A和DE的中点P,则AP即为梯形ABCD的面积等分线段,请你写出这个结论成立的理由:
②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与CD不平行,S△ADC>S△ABC,过点A能否做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分线(段)?若能,请画出面积等分线(用钢笔或圆珠笔画图,不用写作法),不要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1)自主阅读:如图1,AD∥BC,连接AB、AC、BD、CD,则S△ABC=S△BCD
证明:分别过点A和D,作AF⊥BC,DE⊥BC
由AD∥BC,可得AF=DE.
又因为S△ABC=×BC×AF,S△BCD=BC×DE
所以S△ABC=S△BCD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像图1这样,______.
(2)结论证明:如果一条直线(线段)把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我们把这条直线(线段)称为这个平面图形的一条面积等分线(段),如,平行四变形的一条对角线就是平形四边形的一条面积等分线段.
①如图2,梯形ABCD中AB∥DC,连接AC,过点B作BE∥AC,交DC延长线于点E,连接点A和DE的中点P,则AP即为梯形ABCD的面积等分线段,请你写出这个结论成立的理由:
②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与CD不平行,S△ADC>S△ABC,过点A能否做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分线(段)?若能,请画出面积等分线(用钢笔或圆珠笔画图,不用写作法),不要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1)自主阅读:如图1,AD∥BC,连接AB、AC、BD、CD,则S△ABC=S△BCD
证明:分别过点A和D,作AF⊥BC,DE⊥BC
由AD∥BC,可得AF=DE.
又因为S△ABC=×BC×AF,S△BCD=BC×DE
所以S△ABC=S△BCD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像图1这样,______.
(2)结论证明:如果一条直线(线段)把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我们把这条直线(线段)称为这个平面图形的一条面积等分线(段),如,平行四变形的一条对角线就是平形四边形的一条面积等分线段.
①如图2,梯形ABCD中AB∥DC,连接AC,过点B作BE∥AC,交DC延长线于点E,连接点A和DE的中点P,则AP即为梯形ABCD的面积等分线段,请你写出这个结论成立的理由:
②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与CD不平行,S△ADC>S△ABC,过点A能否做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分线(段)?若能,请画出面积等分线(用钢笔或圆珠笔画图,不用写作法),不要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O中,AB是非直径的弦,直径CD交AB于M,如果AC=CB,则由垂径定理可得
AB⊥CD
AB⊥CD
AE=BE
AE=BE
AD
=
BD
AD
=
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代数第三册中,有以下几段文字:“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M,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x,y)和它对应;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x,y),在坐标平面内都有唯一的一点M和它对应,也就是说,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x与函数y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这些点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实际上,所有一次函数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点,再连成直线,就可以了.”由此可知:满足函数关系式的有序实数对所对应的点,一定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反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一定满足这个函数的关系式.另外,已知直线上两点的坐标,便可求出这条直线所对应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问题1:已知点A(m,1)在直线y=2x-1上,求m的方法是:
 
,∴m=
 
;已知点B(-2,n)在直线y=2x-1上,求n的方法是:
 
,∴n=
 

问题2:已知某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3,5)和Q(-4,-9),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时,一般先
 
,再由已知条件可得
 
.解得:
 
.∴满足已知条件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为:
 
,在右侧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两个点,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像解决问题2这样,
 
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