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机物在气态时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充分燃烧3.0g此有机物可得到3.36LCO2和3.6gH2O.此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计算推导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答 题 卷19 .鉴别以下各组物质.填写表格中相关内容:加入试剂现象及结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① ,②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有机物在气态时,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9,充分燃烧2.9g该物质生成2.7g水和3.36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该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它的结构简式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通过实验得出以下数据:
①将有机化合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g H2O和8.8g CO2
②利用质谱仪测定出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③将9.2g该有机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测得在标准状态下产生的氢气为2.24L.
请回答:
(1)有机化合物A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A的分子式是
 
,A的结构简式为
 

(2)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可生成B,B可合成包装塑料C.A转化为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3)化合物A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粮食制得,由粮食制得的A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储存,由于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而变得更醇香.在这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后一步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4)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扭伤时,队医随即用氯乙烷(沸点为12.27℃)对受伤部位进行局部冷冻麻醉.请用B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备氯乙烷,要求原子利用率为100%,制备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I)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目前,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冷剂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一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在于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3)为探究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

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H=-49.0kJ/mol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         .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II)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g)+3H2(g)  2NH3(g)  △H=-93.4kJ/mol

①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t1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②温度为T°C时,将3amolH2和amolN2放入右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如果活塞能左右自由移动,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如果在相同温度下将3amolH2、amolN2和2amolNH3气体放入该容器中,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I)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目前,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冷剂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一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在于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 6CO2+6H2OC6H12O6+6O2
b.CO2+3H2CH3OH+H2O
c.CO2+CH4CH3COOH
d.2CO2+6H2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3)为探究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
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H=-49.0kJ/mol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        .

A.升高温度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II)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g)+3H2(g)  2NH3(g) △H=-93.4kJ/mol
①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t1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②温度为T°C时,将3amolH2和amolN2放入右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如果活塞能左右自由移动,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如果在相同温度下将3amolH2、amolN2和2amolNH3气体放入该容器中,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I)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目前,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冷剂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一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在于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3)为探究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

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H=-49.0kJ/mol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         .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II)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g)+3H2(g)  2NH3(g)  △H=-93.4kJ/mol

①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t1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②温度为T°C时,将3amolH2和amolN2放入右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如果活塞能左右自由移动,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如果在相同温度下将3amolH2、amolN2和2amolNH3气体放入该容器中,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