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下图.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与其所在地区图的排列相符是的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地理高考说明中提出了四项能力考察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下面是一道2010年天津高考试题,你能利用此题所给信息将所学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吗?希望你通过答题,从中悟出复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例题: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右江的流向为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西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2。
(3)据图2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4)有红树林分布的沿岸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图3、图4)。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来简要评价这种做法。
(上述(1)——(5)题不做,回答下列问题)
二、高考试题二度开发能力训练
(一)审题思维训练
1.提取挖掘本题提供的文字和图像信息
显性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隐性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题老师受到2009年至2010年5月这个时段内哪些热点地理信息的启发,产生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背景资料进行命题设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原题“资源”再开发训练
自然地理部分
3.地球运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一些地区,一年之中阳光在正午时分可以直射到水井的井底,有的地方这种现象每年只能发生一次,有些地方却可发生两次。请回答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及所分布的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环境
    广西全年只分三季。每年11月至转年2月为凉季,3月至5月是暖季,6月到10月为雨季。答出凉季和雨季的主导风向及风源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水环境
图中所绘的河流属于我国哪条大河的水系?该水系的内河航运能力与黄河相比哪条更发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然资源
    在地图上描出水能富集的河段。答出其原因?总结我国大江大河水能富集河段分布规律与地形、地势有何相关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灾害地理及防治
    近些年来广西、贵州、云南这些地方,常有地面塌陷形成的大小“天坑”,给工农业生产、交通及百姓居住安全形成危害,分析这种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因素及人为诱发因素各有哪些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文地理部分
8.人口、民族及文化景观
    1953年中国政府将明朝初年的镇南关改名为睦南关,1965年再度易名称友谊关。(同年还将鸭绿江畔的安东市改名为丹东市。)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时,将历史上沿用僮族改写成壮族。(1953年将新疆迪化市改为乌鲁木齐,1954年将内蒙古的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你是文科班的学生,未来的文科人才,请结合语文、政治、历史学科的相关知识评述上面提及改名文化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聚落及城市化
    广西境内的一些主要城市如南宁、柳州、桂林等都是沿江临河而兴的城市。近些年来广西北部湾沿岸地区城市化的速度发展很快,如防城、钦州、北海等地迅速发展成沿北部湾地区的重要海港城市。试分析上述海港城市迅速崛起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工农业生产
    我国制糖工业的原料取自甜菜和甘蔗,广西是我国最大的制糖工业基地,该地区榨糖选用哪种原料?为什么广西适宜种植这种含糖作物生产?报载2009~2010年度广西糖产量比上年度减产15%,试分析造成减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地域联系
    桂林东北方向60千米处的兴安县自古就是广西与湖南两地的天然通道。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这里开凿了灵渠。发挥空间想象力,兴安县境内在广西与湖南之间是什么地形?你还能答出哪些地区因地形、地势便利被我国先人选择成为交通干线的必经之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旅游地理
    到明年六月高考结束后,学校请你组织同学安排一次赴广西旅游活动,因时间和经费问题所限,只能在广西选择一个城市,你首选哪座城市?选择和设计旅游路线主要应注意哪几方面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泥滩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对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防治赤潮有明显作用,有海岸“绿色长城”之美誉。40年前我国有4.2万公顷红树林,由于近几十年人类的经济活动,红树林被大量砍伐,红树林面积已减少到1.46万公顷,目前只是在海南的东寨港、广西山口、湛江高桥、深圳福田还有大面积存留。环保学者认为红树林的处境是——泪尽泣以血。
人类哪些经济活动导致红树林被大量砍伐?你对题中提及的在红树林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太阳系模式图,结合有关材料,回答1~8题:

  14世纪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曾预言1999年8月18日太阳系九大行星将出现“十字联星”排列,地球上将会出现天文灾难,人类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一些邪教组织和唯心主义者大肆渲染这一观点,一时间搞得世界沸沸扬扬,使一些人十分恐慌,大有地球毁灭、人类灭亡之势,然而1999年8月18日,人类安然无恙,地球照样自转。这一天人们和往常一样平静地迎来东方日出,送走了西方日落。

1.在太阳系中,包括的天体系统的级别有

[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太阳系中有时会出现“十字联星”排列,其根本原因是

[  ]

A.九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特点

B.九大行星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同

C.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是椭圆轨道

D.九大行星公转周期不同

3.丹玛斯预言的破灭,从哲学上说明了

[  ]

A.行星位置的排列与地球上所发生的日常事件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认识不了规律

4.人类首次科学地阐释九大行星绕日公转规律的科学家是

[  ]

A.哥白尼

B.开普勒

C.牛顿

D.爱因斯坦

5.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

A.昼夜更替

B.昼夜长短变化

C.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D.经度不同产生时差

6.当黄道与赤道两平面的交线平行于太阳光线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中秋明月高挂天空

B.青岛海滨浴场人涌如潮

C.城乡居民观看春节联欢会

D.我国漠河地区处于观赏极光的最佳时期

7.太阳系中的哈雷彗星因英国天文学家哈雷首先确定它的运行轨道而得名。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是在我国的

[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8.1781年人们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但人们观察它记录下的运动轨道,同根据万有引力计算出的轨道,有较大的偏离。当时有人推测,在天王星轨道外可能还有一个未发现的行星,它对天王星的作用引起了上述偏离。后来,科学家不仅计算出了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而且观察到了这颗新行星——海王星,同样,人们又发现了第九颗行星——冥王星。这从哲学上说明了

[  ]

A.海王星、冥王星的存在是人们计算出来的

B.海王星、冥王星只有发现时才存在

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D.海王星、冥王星有自身发展运动的客观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并阅读文字资料。

资料一:

  资料二:

  建国初至50年代末,北京初步形成了东郊棉纺织工业区,东北郊电子工业区,东南郊机械、化工区和西郊冶金、机械重工业区的格局。以上工业区分布在当时的城区之外,与城市的功能并不相悖,同时为解决城市就业和城市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

  北京市政府在199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提出CBD的概念,即中心商务区(简称CBD即英文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经国务院批准,初步确定了范围,并在1998年重新进行了调整,其范围如图7所示。在2000年进行的北京市中心商务区基本情况调查中了解到:北京规划CBD范围内共有工业企业42家,占CBD总面积的46.2%。为实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政府决定在2000年后的3—5年内,将四环路以内的工业企业大规模有序地搬迁出去。搬迁后现址开发项目主要是商住楼、商务楼、展览中心以及贸易中心,基本符合CBD发展规划的要求。

1)北京未来CBD与国际比较成熟的CBD相比,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   ]

 A.它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B.到中心商务区购物和办事的人很多,昼夜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C.建筑物高大稠密

 D.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2)2002年9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负责人指出,在设计和建设现代化的北京CBD的过程中,要突出“绿色、生态、人性、智能、全天候和弹性”六大理念。

  ①北京要建成一个“24小时、全天候”的CBD,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其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突出“绿色、生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北京CBD建设要求具有弹性设计和灵活性的原因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A.缓解交通拥堵

  B.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区的污染

  C.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的需要

  D.留有发展的余地

3)图中所示CBD区域中的工业企业主要属于北京建国初至50年代末形成的______区和东南郊机械、化工区的一部分。

4)下列对图中所示的印染厂、针织厂聚集在一起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   ]

A.历史原因导致        

B.具有投入产出之间的联系,便于生产协作

C.便于减少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D.共用基础设施

5)北京CBD内的大部分工业企业迁往通州、大兴、顺义、昌平等区县,体现了工业区在城市中向__________________移动的区位特点,从环境角度考虑其搬迁目的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并阅读文字资料。

资料一:

  资料二:

  建国初至50年代末,北京初步形成了东郊棉纺织工业区,东北郊电子工业区,东南郊机械、化工区和西郊冶金、机械重工业区的格局。以上工业区分布在当时的城区之外,与城市的功能并不相悖,同时为解决城市就业和城市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

  北京市政府在199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提出CBD的概念,即中心商务区(简称CBD即英文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经国务院批准,初步确定了范围,并在1998年重新进行了调整,其范围如图7所示。在2000年进行的北京市中心商务区基本情况调查中了解到:北京规划CBD范围内共有工业企业42家,占CBD总面积的46.2%。为实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政府决定在2000年后的3—5年内,将四环路以内的工业企业大规模有序地搬迁出去。搬迁后现址开发项目主要是商住楼、商务楼、展览中心以及贸易中心,基本符合CBD发展规划的要求。

1)北京未来CBD与国际比较成熟的CBD相比,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   ]

 A.它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B.到中心商务区购物和办事的人很多,昼夜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C.建筑物高大稠密

 D.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2)2002年9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负责人指出,在设计和建设现代化的北京CBD的过程中,要突出“绿色、生态、人性、智能、全天候和弹性”六大理念。

  ①北京要建成一个“24小时、全天候”的CBD,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其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突出“绿色、生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北京CBD建设要求具有弹性设计和灵活性的原因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A.缓解交通拥堵

  B.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区的污染

  C.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的需要

  D.留有发展的余地

3)图中所示CBD区域中的工业企业主要属于北京建国初至50年代末形成的______区和东南郊机械、化工区的一部分。

4)下列对图中所示的印染厂、针织厂聚集在一起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   ]

A.历史原因导致        

B.具有投入产出之间的联系,便于生产协作

C.便于减少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D.共用基础设施

5)北京CBD内的大部分工业企业迁往通州、大兴、顺义、昌平等区县,体现了工业区在城市中向__________________移动的区位特点,从环境角度考虑其搬迁目的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共同对付人类所面临的灾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文明的理想目标。

材料二:从1923年起,美国进入了持续6年的繁荣时期。由于这一时期主要是在柯立芝总统任内,因此又称“柯立芝繁荣”。但是,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下图为田纳西水利工程)

材料三: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成灾(收成减产30%以上为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其中成灾占受灾面积比例30.8%,与历年比并不高,但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的旱灾,占全国成灾面积的82.9%。而且各种灾害交替出现,对粮食生长影响十分严重,本年1-4月,河北、黑龙江出现严重春旱,影响300万公顷农作物,黑龙江受旱达4-5寸深,为历史罕见。4-5月的霜冻造成华北、黑龙江5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与此相反,从2-6月,南方三次出现洪涝灾害,珠江、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3-6月,东部沿海和华北地区又发生风雹灾害……

困难时期尚未过去的1961年5月31日,刘少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已经指出:“这几年发生的问题,到底主要是由于天灾呢,还是由于我们工作中间的缺点错误呢?湖南农民有一句话,他们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摘自陈东林“天灾”、“人祸”关系的计量历史考察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着哪些严重的危机?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先后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对策?田纳西水利工程的修建体现了哪一应对危机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次灾害的特点。这次灾害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刘少奇“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发展经济?

材料四:2008年元月10日开始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冻雨、雪灾,给我国很多省区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和2008年元月南方冻雨灾害分布严重省份图和我国主要救灾物质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4)—(6)问。  

  

   (4)简析本次冻雨、暴雪产生严重灾害的原因。

   (5)此次冻雨、雪灾中京珠高速湖南受灾地区,应从我国主要救灾物质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中      基地运送物资

   (6)将下列自然灾害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空格内

①洪水   ②风暴潮   ③干旱   ④水土流失   ⑤泥石流   ⑥台风

在地区II内           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Ⅳ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的有                  ,发生在水圈的有                 

材料五 :2008年1月,一场五十年一遇的冰雪灾害袭击了我国部分地区。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部署,统筹规划,动员和调集全国的力量共同抗击灾害;中央领导同志分赴灾区一线,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慰问灾区干部群众;受灾地区干部以身作则、忠于职守,带领群众扫雪除冰,妥善安排群众生活,严防不法行为发生;从祖国的南部到北部,从机关部委到企事业单位,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心相连,爱相聚,都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支援抗灾救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迎战冰雪的重大胜利。

   (7)总结抗击冰雪灾害取得胜利的原因,谈谈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材料六:中国气象局局长坦言:此次连续发生四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没有事先料到,对后面可能出现的灾害缺乏足够的估计。“虽然没一场天气过程我们都准确预报了,但都是对一个过程、一个过程的预报,对后面连续那么多的过程,对冬季南方是下雨还是下雪都难以作出肯定的预报。”

   (8)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加强气象预报以降低灾害损失”的哲学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A

B

D

D

B

B

C

D

D

A

D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D

C

D

C

D

A

B

B

B

C

A

 

二.综合题(共5题,50分)

26.(8分)

(1)东北地区的北部降水量虽不多,但因纬度高,蒸发量小,其降水量仍大于蒸发量。

(2)主要受地势、地形影响。塔里木盆地地形闭塞、地势低、蒸发量大。青藏高原地势高,温度低、蒸发量小,故塔里木盆地比青藏高原要干燥得多。

(3)30°N线大部通过湿润地区,向西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40°N线大部通过干旱地区,向东是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

(4)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西藏、青海,这些地区农业牧业发展需重点解决小源问题。

27.(8分)

(1)①位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棉区,节约运输成本。

②位于铁路枢纽城市,交通通达度好。

 ③位于我国人口密集区,劳动力丰富,廉价。

④市场条件好。

(2)前者接近原料地,后者接近市场。

(3)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四川盆地

28.(10分)

(1)A.六盘水    B.大余       C.攀枝花     D.葛洲坝      E.秦山

(2)三峡水利枢纽 塔里木盆地

(3)高温多雨 ①增施有机肥  ②补充熟石灰

29.(10分)

(1)A.黄土高原  C.山东丘陵

(2)旱涝  盐碱   风沙

(3)B

(4)自然原因:①黄河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春季径流量小。②长期干旱。

人为原因:①春播时上中游大量用水使下游水量减小。②不合理用水方式造成水资源浪费。

30.(14分)   (1)C  (2)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常绿阔叶林,以红壤为主。(3)地处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水量大,汛期较长;流经平原地形,水流平稳;处亚热带,无冰期。

(4)这里气候湿润,水量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适合建设小水电站。小水电站建设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减少农村因乱确滥伐而导致的水土流失,以及利用矿物能源而造成的大气污染。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