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有关地形区②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 A.名胜古迹众多 B.从地质构造而言属于地堑C.有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D.遍布麦田和苹果园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我国是多自然灾害的国家,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过去的2 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 600多次,大旱灾也有1 600多次。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灾的耕地每年都在40%左右。

材料二 2002年从3月18日傍晚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持续时间最长达100小时,甘肃局部地区能见度小于50米;20日一天内便给北京“输送”了3万吨沙土,北京人均分摊3千克。

材料三 2002年3月29日《中国环境报》以“高科技‘千里眼’锁定沙尘暴”为题报道:我国对沙尘暴研究使用的方法与手段同发达国家并无太大区别,已建立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1)水旱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频发地区是_________(填灾害区名称)。我国夏季多暴雨,暴雨在山区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________灾害。目前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我国通过大规模的__________和营造防护林等改善_________的工程措施,以减轻灾害的损失。

(2)试分析沙尘暴天气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减轻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可采取哪些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一样,对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大范围自然灾害的研究,目前水平处于

[  ]

A.跟踪阶段——实时报告事象的发生、过程、影响

B.探索阶段——寻找科学的研究方法,凭经验预测其发展变化

C.预报阶段——根据发生机制,预测将发生的时间、强度、发展和影响

D.控制阶段——虽不能控制其发生,但能对发生时间、强度和演变加以控制

(5)简要说明高科技在这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圆,这就是树木的年轮。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木,其树轮记录了他们生长时的环境状况信息,如气温的高低,降水的多少等。一旦我们能够确定树轮的确切年份,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气候了。 读下图回答1~2题。

 

 

 

 

 

 

 

 

 

 

 

 

 


1.若上图中甲乙两树木分别为同一地区同一树种的两棵树木的年轮,下列关于图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860-1890年间该地区气温较1860年之前有明显下降  

  B.甲树木生长的年代与乙树木约45年重合

  C.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40年的气候情况

  D.乙图中树木约在1900年前后停止生长

2.关于树木的年轮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树轮的宽窄主要受热量状况的影响

  B.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树木年轮与同纬度的温带海洋气候区相比表现得更加匀称

  C.在干旱的山区,迎风地带树木的年轮往往比背风地带窄

  D.厄尔尼诺现象来袭时,致使美国西南部冬季更加湿润,从而形成更宽的年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斜成岭,背斜成谷           B、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C、①地有可能找到石油           D、②处岩石比③处年龄老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图中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

A、甲—Ⅲ                       B、乙—Ⅳ          

C、丙—Ⅰ                       D、丁—Ⅱ

图1中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b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变化曲线

B、②为a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变化曲线

C、①为a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变化曲线

D、a在湖泊的下游,湖泊对a水文站的流量有调节作用

综合图1和图3所提供的信息,该流域可能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若在图1中的乙处修建一水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可能会使图中湖泊不断萎缩    

B、河口三角洲的增速变缓

C、一定会造成库区周围土地盐碱化

D、使河流下游径流量变幅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斜成岭,背斜成谷           B、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C、①地有可能找到石油           D、②处岩石比③处年龄老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图中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

A、甲—Ⅲ                       B、乙—Ⅳ          

C、丙—Ⅰ                       D、丁—Ⅱ

3.图1中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b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变化曲线

B、②为a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变化曲线

C、①为a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变化曲线

D、a在湖泊的下游,湖泊对a水文站的流量有调节作用

4.综合图1和图3所提供的信息,该流域可能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5.若在图1中的乙处修建一水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可能会使图中湖泊不断萎缩    

B、河口三角洲的增速变缓

C、一定会造成库区周围土地盐碱化

D、使河流下游径流量变幅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读相关资料回答:

材料1:在过去的2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600多次,大旱也有1600多次。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灾的耕地每年都在40%左右。

材料2:2002年从3月18日傍晚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达100小时,甘肃局部地区能见度小于50米;20日一天内便给北京“输送”了3万吨沙土,北京人均分摊3千克。

材料3: 2002年3月29日《中国环境报》以“高科技‘千里眼’锁定沙尘暴”为     题报道:我国对沙尘暴研究使用的方法与手段同发达国家并无太大区别,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受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1)水旱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频发地区是________(填灾害区名称)。我国夏季多暴雨,暴雨在山区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________灾害。目前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我国通过大规模的________和营造防护林等改善________的工程措施,以减轻灾害的损失。

(2)试分析沙尘暴天气的形成原因。为了减轻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可采取那些对策?

(3)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一样,对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大范围自然灾害的研究,目前水平处于(    )

A.跟踪阶段——实时报告事象的发生、过程、影响

B.探索阶段——寻找科学的研究方法,凭经验预测其发展变化

C.预报阶段——据发生机制,预测将发生的时间、强度、发展和影响

D.控制阶段——虽不能控制其发生,但能对其发生时间、强度和演变加以控制

(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这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A

B

D

D

B

B

C

D

D

A

D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D

C

D

C

D

A

B

B

B

C

A

 

二.综合题(共5题,50分)

26.(8分)

(1)东北地区的北部降水量虽不多,但因纬度高,蒸发量小,其降水量仍大于蒸发量。

(2)主要受地势、地形影响。塔里木盆地地形闭塞、地势低、蒸发量大。青藏高原地势高,温度低、蒸发量小,故塔里木盆地比青藏高原要干燥得多。

(3)30°N线大部通过湿润地区,向西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40°N线大部通过干旱地区,向东是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

(4)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西藏、青海,这些地区农业牧业发展需重点解决小源问题。

27.(8分)

(1)①位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棉区,节约运输成本。

②位于铁路枢纽城市,交通通达度好。

 ③位于我国人口密集区,劳动力丰富,廉价。

④市场条件好。

(2)前者接近原料地,后者接近市场。

(3)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四川盆地

28.(10分)

(1)A.六盘水    B.大余       C.攀枝花     D.葛洲坝      E.秦山

(2)三峡水利枢纽 塔里木盆地

(3)高温多雨 ①增施有机肥  ②补充熟石灰

29.(10分)

(1)A.黄土高原  C.山东丘陵

(2)旱涝  盐碱   风沙

(3)B

(4)自然原因:①黄河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春季径流量小。②长期干旱。

人为原因:①春播时上中游大量用水使下游水量减小。②不合理用水方式造成水资源浪费。

30.(14分)   (1)C  (2)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常绿阔叶林,以红壤为主。(3)地处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水量大,汛期较长;流经平原地形,水流平稳;处亚热带,无冰期。

(4)这里气候湿润,水量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适合建设小水电站。小水电站建设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减少农村因乱确滥伐而导致的水土流失,以及利用矿物能源而造成的大气污染。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