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由加速度的定义.当非常小.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

A.由加速度的定义,当非常小,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

A.由加速度的定义,当非常小,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由加速度的定义,当非常小,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  ]

A.由加速度的定义a=,当Δt非常小,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当每一段足够小时,拉力为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4分×12=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BD

D

AD

C

BD

ABC

B

AC

CD

 

二.非选择题(102分)

 

13.(10分)(1)机械(动);0.4W   (每空2分)

(2)强弱(大小);      S N(每空2分)

 

14.(12分)(1)(4分)①连接电路如答案图 (3分)

②A端                             (1分)

评分说明:⑴中电表量程选择错误,扣1分,其余任何错误均得0分

(2)(8分)①欧姆;        ②“+”;

③  >;        ④OFF或交流电压最高  (每空2分)。

 

15.(12分)(1)(4分)①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外力;②记录更准确(或:更容易记录,记录误差会更小,时间更容易记录,方便记录,方便计时,位置很难记录等类似答案均给分)。(每空2分)

(2)(8分)①(4分)按表一填写且正确的得4分,“线段”栏读数从O点计起每对一个得1分,“数据”栏每读对1个给1分;按表二填写且读数正确的得3分,“数据”栏与“线段”栏能对应,且读对,每对1个给1分,即读数不从O点计起扣1分。读数误差在±0.03cm内不扣分。不按有效数字的规则读数,不给分。

表一

线段

OA

OE

OF

数据(cm)

7.00

9.40

 

表二

线段

OA

DE

EF

数据(cm)

2.25

2.40

 

②(1分) 0.232(0.230~0.236均可以)

 

③(3分)0.42(0.38-~0.46均可以)(1分)

所画图象符合题的要求者得2分。

图像坐标标度的取值过小(大)者扣1分;

坐标描点有错误,使得整个图像偏差过大,无法正确求出a的计0分;个别点描错,但对整个图像影响不大的扣1分。

 

16.(15分)解:(1)(8分)对物体受力分析,则有:

              ………………………………… ……(3分)

此时                …………………………………… (2分)

联立上面二式,代入数据,得:k=250m/N…………………………(3分)

 

(2)(7分)物体上移,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有:

      ① ………………………………… ……(3分)

此时N         ……………………………………… (2分)

代入①得N…           ………………………………… (2分)

 

 

 

17.(17分)解:⑴(4分)小球在斜槽轨道AB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合力为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m/s2…………………………………………………………………(2分)

⑵(13分)要使小球从A点到F点的全过程不脱离轨道,只要在D点不脱离轨道即可。

物体在D点做圆周运动临界条件是:      ①………………………………(2分)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②………………………………………(2分)

解①②得A点距离最低点的竖直高度h至少为:

m …………………………………………(2分)

从C到D由动能定理的:     ③………………………(2分)

在C点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④………………………………(2分)

联解①③④得轨道对小球得支持力N ……………………………………(2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C点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N,方向竖直向上………(1分)

 

18.(17分)解: ⑴根据q =t,由I-t图象得:q =1.25C ………………………………(2分)

  又根据    ………………………………………………………(2分)

  得R = 4Ω …………………………………………………………………………………(2分)

⑵由电流图像可知,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I=0.1t  ……………………………(1分)

由感应电流,可得金属框的速度随时间也是线性变化的,(2分)

线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 0.2m/s2   …………………………………………(1分)

线框在外力F和安培力FA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分)

得力F=(0.2 t+0.1)N  ………………………………………………………………(2分)

⑶ t=5s时,线框从磁场中拉出时的速度v5 = at =1m/s  ………………………………(2分)

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J ………………………………………(2分)

19.(19分)解:(1)A、B、C处于静止状态时,设B、C间距离为L1,则C对B的库仑斥力

 …………………………………………………………………………………(1分)

以A、B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的平衡   ………………………(2分)

联立解得    L1=1.0m       ………………………………………………………………(1分)

(2)给A施加力F后, A、B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对B的库仑斥力逐渐减小,A、B之间的弹力也逐渐减小。经过时间t0,B、C间距离设为L2,A、B两者间弹力减小到零,此后两者分离,力F变为恒力。则t0时刻C对B的库仑斥力为

                                 ①  ………………………………(1分)

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②…(1分)

联立①②解得    L2=1.2m         ………………………………………………………(1分)

则t0时间内A上滑的距离    ………………………………………(1分)

设t0时间内库仑力做的功为W0,由功能关系有

  ……………………………………………………………………(1分)

代入数据解得                                         ③  ………………………………(1分)

(3)设在t0时间内,末速度为v1,力F对A物块做的功为W1,由动能定理有

                              ④  ………………………………(1分)

                         ⑤ ………………………………(1分)

                           ⑥ ………………………………(1分)

                                                           ⑦ ………………………………(1分)

由③~⑦式解得   J  …………………………………………………………(1分)

经过时间t0后,A、B分离,力F变为恒力,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⑧ ………………………………(1分)

力F对A物块做的功                  ⑨ ………………………………(1分)

由⑧⑨式代入数据得    ………………………………………………………(1分)

则力F对A物块做的功  ……………………………………………(1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