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7.做24.25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海河某支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及甲地7月21~24日气象资料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7月21日

    7月22日

    7月23日

    7月24日

    天气

    晴转多云

    多云转中雨

    暴雨转中雨

    多云转晴

  气温(℃)

    25——34

    22——29

    20——23

    19——27

降水量(rain)

    O

    15

    43

    O

  风向、风力

    西南风2级

西南转西北风3—4级

  西北风3—4级

偏北风1—2级

(1)分析图示区域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2)写出7月21日—24日影响甲地的天气系统名称并分析判断依据。

(3)简述修建水库后乙以下河段水文特征发生的变化。

(4)有人建议在图示河道两侧铺设防渗膜,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西部地区雪线高度分布图(图24)及甲地区地理现象图(图25 ),回答下列问题。

 

 

 

 

 

 

 

 

 


1.图24中沿AC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其原因是                   

2.根据图25判断甲地区南坡积雪冰川比北坡            (高、低);该地区自然植被自下而上的变化是遵循陆地自然带分布的                      规律。

3.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甲地区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牲畜赶往(     )

A.高山草甸        B.山地草原        C.荒漠草原       D.山地草甸草原

4.简析图24中①所在地形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气候条件及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条件。

优越气候条件                            

限制性自然条件                          

5.图24中②流域内发展农业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主要防治措施有      

 

(二十一)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将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6.下列诗句中,你觉得最能够体现该岛旅游景观特点的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7.简述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的优势自然条件。(从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等方面分析)

                 

                 

 

 

 

 

 

 

 

 


8.说明将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意义。

                   

                 

                 

9.小张在海南旅游时,购买了一些色彩美丽的珊瑚礁带回给同事做纪念,对他的这种做法你是否赞成?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高     三     地      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D

C

D

B

C

B

C

B

A

D

A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D

B

B

D

B

D

B

C

A

D

C

B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31.(15分),答题要点为:

(1)消亡(1分)  使该板块的面积逐渐缩小;(1分)边界地区地壳不稳定(1分)

(2)巴拿马运河(1分)  地理意义: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捷径(1分);是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1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1分)。

(3)红  ②  ⑤(各1分)。

(4)北海(1分)   温带地区、大陆架地区、寒暖流交汇、河流径流汇入(每答出一点得一分)

 32.(14分)答题要点为:

(1)夏季(7月)普遍高温(都在20℃以上,温差小于10℃);冬季(1月)南北温差大(达30℃);自南向北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3分)

(2)C(1分 )

(3)降水特征: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左右),(1分)集中在夏季(1600毫米左右)。(1分)

形成原因:(广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1分)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1分)雨季长;台风活动较频繁。(1分)

(4) 寒潮,(1分)冬半年;(1分)   洪涝灾害,(1分)夏季。(1分) 

33.(12分)答题要点为:

(1)东段:自东北流向西南;(1分)西段:自东流向西(1分)

(2)河流、地形。(各1分)

(3)B(1分)  化工厂是有水污染的工厂(1分),应该建在居民区河流的下游地区;(1分)化工厂是有大气污染的工厂,(1分)应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1分)

(4)D(1分)  卫生防护绿化带一般建在居民区与有污染工厂之间,(1分)D地位于居民区与化工厂之间,适宜建卫生防护绿化带(1分)

34.(14分),答题要点为:

(1)海陆间(大);(1分)促进全球水平衡;(1分)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1分)促进了海陆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不断塑造地表形态(1分)(后两点中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

(2)承压(1分)   向斜(1分)

(3)热带沙漠(1分)    位于回归线附近,(1分)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1分);位于大陆西岸,沿岸寒流的影响。(1分)

(4)降水少,气候干旱(1分) 

应对措施:跨流域调水(东水西调);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培育耐旱的农作物;调整麦田、放牧地、休耕地的比例(调整农业用地结构)等。(答出其中3条即可得3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